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中国舞蹈“荷花奖”:映日荷花别样红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中国舞蹈“荷花奖”:映日荷花别样红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4-10-18 02:3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艺坛“奖”故事】

  作者:任文惠(北京舞蹈学院副教授)

  “罗衣从风,长袖交横”,在2016年4月29日联合国邮政管理局发行的《世界舞蹈日》邮票中,一张绘有中国古代女子舞蹈形象的邮票让人眼前一亮。这张邮票源于北京舞蹈学院教授孙颖编创的古典舞《踏歌》。该作品在1998年首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评选中获古典舞类别唯一金奖。

  首届“荷花奖”组委会为何将金奖授予《踏歌》,中国舞蹈“荷花奖”是一个什么样的奖项?它对中国舞蹈而言又意味着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舞蹈“荷花奖”……

中国舞蹈“荷花奖”:映日荷花别样红

舞剧《骏马图》剧照   黄凯迪摄/光明图片

  创舞蹈精品:为中国舞蹈锚定方向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描绘了荷花的美好形象和高洁品格。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的全国性舞蹈评奖活动,之所以选择“荷花”来命名,正是看中了荷花代表的美好特质。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荷塘月色》)。朱自清看到荷花的叶子,就联想到舞女的裙摆。喜爱舞蹈的人看到“荷花奖”三字,不难联想到中国舞蹈史上两朵著名的“荷花”:被誉为“中国舞蹈之母”的戴爱莲和有“共和国的红舞鞋”美称的陈爱莲。两位舞界泰斗都以“爱莲”为名,前者还创作了古典舞经典之作《荷花舞》。

  据时任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白淑湘介绍,“荷花奖”不同于一般舞蹈比赛评奖,“它旨在强化舞蹈创作的精品意识,奖励优秀的舞蹈作品”。“荷花奖”既是舞蹈精品的集中检阅,又是顶级舞者的巅峰对决。从1998年首届评奖开始,“荷花奖”至今已举办13届。日前,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奖也已落下帷幕。

  “荷花奖”分小型舞蹈作品和舞剧、舞蹈诗两种类别,最初设定每两年评选一次,两种类别交替进行。1998年,首届“荷花奖”为小型舞蹈作品,参赛舞种包括古典舞、民族民间舞、芭蕾舞、现代舞和新舞蹈,设置作品、表演金银铜奖以及单项奖(最佳音乐、灯光设计、服装设计),此外还有评委会特别荣誉奖和评委会特别奖。其中新舞蹈的设定引发了专家的热烈讨论。最终,在2002年第三届“荷花奖”比赛中,“新舞蹈”被更名为“当代舞”,这一举措说明,“荷花奖”从一开始就具有十分强的专业属性及学术严谨性。当下,“荷花奖”“赛事+论坛”的模式也愈发凸显其专业性。

  从2005年第五届“荷花奖”开始,比赛有所变化,民族民间舞评选成为独立的分场评奖活动,落户贵阳,促进了民族民间舞的创作,扩大了“荷花奖”的影响力。

  近些年,中国舞蹈“荷花奖”作为舞蹈界内的专业评奖的含金量和权威性进一步提升。

  第十一届“荷花奖”舞剧、舞蹈诗评奖改为舞剧评奖,到目前为止,中国舞蹈“荷花奖”评比固定为民族民间舞,古典舞,当代舞、现代舞,舞剧4个类别。

  20多年来,中国舞蹈“荷花奖”始终引领中国舞蹈的审美与价值导向,成为锚定中国舞蹈发展方向的重要标尺。

  守传统之正:传承文化的根脉

  让我们再回到首届“荷花奖”的金奖作品《踏歌》。年过六旬的孙颖醉心古典文化,他仔细考察魏晋时期的图像、诗赋、音乐,寻求其独特的文化形态和审美意趣。在《踏歌》中,一群载歌载舞的少女在春日暖阳与微风中踏青而来,整个舞蹈如诗如画,散发出浓浓的中国韵味。

中国舞蹈“荷花奖”:映日荷花别样红

舞蹈《踏歌》剧照  资料图片

  在《踏歌》送审时,有人认为它在舞蹈技术上并不精妙。但人们最终还是被它所体现的整体文化气韵所打动。孙颖一直认为,舞蹈并不仅是一种动作形态,更是一种文化审美形态,“艺术体系必然是文化体系”。

  近些年,舞蹈工作者积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现素材,开掘文化遗产丰富内涵。火遍全网的《唐宫夜宴》,就是在入围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奖终评的作品《唐俑》的基础上改编而成。在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奖的评比中,也涌现出《骏马图》《散乐图》《觉》等一系列优秀作品。

  在“荷花奖”古典舞评选中,评委一直十分看重作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借鉴与活化。对于舞蹈界的雷同现象,“荷花奖”的评选也起到了遏制的作用。

  经常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一个古典舞作品火了,大量跟风作品就会出现。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表示,在评选中,真正能够脱颖而出的古典舞作品,一定不是“跟风”之作,而是选题风格鲜明的具有原创性和思想性的作品。

  传时代之声:与当下同频共振

  售罄——加场——售罄!开票即售罄,场场爆满,一票难求。返场——谢幕——返场!数次谢幕,观众依然不愿离去,有的场次谢幕多达8次之多。是何舞剧如此火爆?它就是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获奖作品、江苏大剧院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在《红楼梦》电影、电视剧改编存在争议的情况下,舞剧《红楼梦》却意外出圈,一跃成为当下舞剧顶流,一部舞剧缘何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力?

  除了精良的制作,创新的编排,演员精湛的舞技之外,该舞剧与当代观众情感的同频共振,是其成功的重要秘诀。这也是“荷花奖”评选的标准之一。

  该剧在尊重原著精神的基础上,以金陵十二钗的女子群像与命运走向为核心,着意于女性生命意义的探寻,紧紧抓住“Z世代”年轻人的审美,与其产生深层的情感共鸣与思想共振,使名著经典焕发出了持久的生命力。

  “荷花奖”的作品要传递时代之声,与观众产生共鸣。第九届“荷花奖”舞蹈诗获奖作品《一起跳舞吧》,对当代都市年轻人在理想与现实间自洽的生活状态进行深刻呈现;第十届“荷花奖”舞剧奖获奖作品《朱鹮》,对自然保护与人类命运深入思考;第十二届“荷花奖”当代舞获奖作品《春会来》,对疫情下医护工作者逆风前行的形象进行刻画。这些作品都使舞蹈的现实意义得到彰显。

  铸艺术之魂:人民的舞蹈

  2003年,《云南映象》的首演就遭遇了“非典”疫情。编导和女主角杨丽萍自述,那天拉开大幕时,台下没有一个观众,他们只好被迫解散团队,孩子们又回到了自己的村子里。演出恢复后,《云南映象》以其自身的魅力赢得观众的热烈回应。2004年,《云南映象》获得第四届中国“荷花奖”舞蹈诗剧目金奖、最佳编导奖(杨丽萍)、最佳女主角奖(杨丽萍)、最佳服装设计奖、优秀表演奖等5项殊荣。

  2023年,《云南映象》迎来公演20周年,创造了中国舞蹈商演次数、观演人数之最,其顽强的生命力让人不禁感叹民族民间舞蹈经久不息的艺术魅力。

  《云南映象》作为全国首部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以云南乡土歌舞为主要呈现内容,演员70%来自云南各村寨的少数民族农民,最早的一批《云南映象》的演员,如今有的已经有了娃娃,他们的娃娃继续跳《云南映象》。《云南映象》的编导杨丽萍在此前耗费3年时间走遍云南的山山水水,在云南丰富的民间舞蹈文化中撷取精华,最终在舞台上建造了一座“行走的民间歌舞艺术博物馆”。

  改革开放以后,国外的舞蹈思潮大量涌入,一度对我国的舞蹈界产生了很大冲击。有一阵子,甚至有人认为我们的民族民间舞是一种应该进博物馆的老古董,不应该再去学了。

  多年来,大量民族民间舞优秀作品通过“荷花奖”的平台涌现出来,展现了民族民间舞的强大生命力。《布衣者》《情深谊长》《长鼓行》《阳光下的麦盖提》《马铃儿摇响幸福歌》《江南》等作品,描绘了一幅幅各族人民踔厉奋发的火热生活图景。

  民族民间舞深深扎根于人民生活的土壤。它不以技术动作的演绎为目标,感染力是其魅力的重要体现,其精髓在于“味道”的呈现。“民舞”是对其最生动的概括,它既随着时代变化而呈现新容,又在人民生活的土壤中保鲜。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26载,“荷花奖”始终坚守其设立之初“出淤泥而不染”的初心,以其专业水准,见证了中国舞蹈人对舞蹈艺术的执着追求,铭记了舞蹈人向舞蹈艺术高峰不断攀登的辉煌历程,也指引着中国舞蹈发展的前进方向。

  《光明日报》(2024年10月18日 16版)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