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山东:向“高”而攀 逐“绿”前行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山东:向“高”而攀 逐“绿”前行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4-12-24 02:2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宋喜群 李志臣

  输配电企业有12家,但产品低端、同质化严重,缺乏竞争力,这曾是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输配电行业面临的困境。如何破解?当地“借巢”孵化,“借智”研发,孵化飞地中心与北京多所高校合作,先后有电器互联、超精密加工等9项高端技术在金乡落地。

  这是山东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山东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重大使命,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激活科技创新“强引擎”

  在潍坊市诸城市,山东大业股份有限公司胎圈钢丝市场份额全球第一。2023年初,国外一家知名轮胎企业提出想和该公司扩大合作,但前提是产品原材料中使用可回收铁比例要达到45%。“这个要求在业内属于空白,没有技术层面的数据支持,不知道该从哪儿做。”公司胎圈事业部技术部部长窦衍君说,要打入高端市场,就必须跨越更高的门槛。

  2023年的一场技改对接会放到了潍坊,政府牵头邀请了15家国内知名的技改服务商。消息一公布,当地100多家工业企业闻讯而来。正是在这次对接会上,窦衍君和同事们找到了突破口,通过技改,原材料可回收铁比例远远高出技术要求,赢得了12000吨钢丝的大订单。

  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山东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更大力度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加快塑造新动能新优势。近两年,全省工业技改投资年均增速超过9%,远高于全部投资增速。

  走进位于德州市武城县的山东海创空调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偌大的厂房仅有寥寥几人。“我们现在拥有数字化、智能化系列生产线32条、新技术设备303台……”公司运营经理高波介绍,原来一条生产线需要10多人,现在一个人就能独立完成一条或两条生产线,生产效率提高10倍。如今,暖通空调产业是武城县的主导产业,年产值达390亿元,被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授予“中国制冷空调北方产业基地”称号。

  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在济南市莱芜区雅鹿山下,泰钢精品钢绿色转型项目正加速推进。新竣工的物流园区内,氢燃料重卡、电动卡车来回穿梭,厂区外建设了省内首座加氢母站,利用焦炉废气提纯车用氢燃料,变废为宝。

  “整个项目总投资37亿元,项目建成后,生产效率可提升40%,产品附加值提高1.5倍,年可新增产值100亿元。”泰山钢铁集团总经理助理唐国栋介绍。

  钢铁是莱芜的“家底”,今年以来,该区聚力“精造一批料”,以不锈钢与新材料产业基地为载体,精品钢和先进材料产业逐渐壮大成势。“作为‘省会城市副中心’‘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中心’,我们将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奋勇争先,打造济南先进制造新名片,争当制造强省、工业强市排头兵。”莱芜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光辉说。

  “今年以来,山东持续深化新旧动能转换,突出重大产业攻关、优势集群突破、重点项目支撑、高质量双招双引和场景创新引领,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走深走实。”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动能转换推进处负责人尤加鹏表示。

  冬日里,走进日照市岚山区,新项目建设现场热火朝天。纵观新落地的重点项目,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原有产业链上长出的新“枝丫”!

  钢铁链上,上海雷英精工汽车紧固件研发及制造、日照睿航轻量化智能制造等,将钢铁加工制造带入了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更高的领域;化工链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隐形独角兽企业——赛诺化学高分子新材料研发及生产项目,让橡塑产业集群“段位”再度提升……

  聚力绿色低碳转型

  在泰安市宁阳化工园区,腾空架起、纵横有序的公用管廊犹如“主动脉”一般,将化工企业连接为一个整体——晋煤明升达将合成氨输送给华阳迪尔生产硝酸,华阳迪尔将硝酸输送给华鸿化工生产硝基苯,华鸿化工将硝基苯输送给圣奥化工生产橡胶助剂……园区内,原材料供应实现“隔墙配套”。

  “我们不断推动园区内资源循环利用,推动产业向下游精细化、产品高端化和应用协同化的目标迈进,推动传统化工园区‘绿色蝶变’。”宁阳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副主任董富泉介绍。

  山东是能源生产大省、消费大省,能源消费总量和碳排放总量均占全国的近1/10。聚力绿色低碳转型,山东围绕优化能源结构、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等方面先行先试。

  9月25日,山东单体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式投产,标志着山东石化产业迈上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该项目作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标志性工程,建成后将减少全省地炼产能696万吨,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00万至500万吨、煤炭消费量75万吨。

  与此同时,山东加快能源结构优化调整:胶东半岛核电、海上风电、鲁北风光储输一体化等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统筹大型煤电规划建设、落后小煤电关停并转、供暖燃煤锅炉清洁替代,推动煤电装机占比持续下降。

  10月下旬,随着我国最大平价海上风电项目在威海实现全容量并网,山东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达到10642.6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46.9%,成为全省第一大电源类型。

  山东省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新能源发电装机超过煤电,推动主体能源从化石能源向非化石能源更替,山东“一煤独大”的能源结构得到了标志性扭转,对加快能源大省向现代能源强省转变,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光明日报》(2024年12月24日 04版)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