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记者手记】
光明日报记者 党文婷
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是香港青年圆梦的地方,也是展现前海初心使命、发展路径的试验田。今年是梦工场扬帆启航的第十年,也是我来到前海采访港青们的第九个年头。作为长期关注港澳青年来深创业发展的观察者、记录者,不得不说,这些年来,前海的变化,令人感受清晰而深刻。
从一开始港澳青年普遍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到如今大家争先恐后前来寻找发展机会,其热情和干劲,令人振奋。从一开始创业项目琳琅满目、领域多样,到如今梦工场在孵的数百家企业中50%是偏硬科技的创业项目,领域越来越聚焦,实力和质量都越来越过硬。人们不禁发问,前海对创新人才的吸引力何在?为什么越来越多来自港澳的创业青年纷纷选择了前海?
在采访中,几乎所有的创业青年们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词——生态。无论是创新的生态、资本市场的生态,还是专业服务的生态,都让大家竖起了大拇指。
世界主要湾区有一些共同特征,即通过营造区域经济、知识和规则一体化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环境,吸引优质资本、技术和高端人才不断向这里集中,并且来了之后就不想走。这是世界主要湾区经济技术持续升级的关键,也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教授所提出的新概念“地域嵌入型世界级经济平台”的内涵所在。前海打造的,正是这样的世界级平台。
打造“地域嵌入型世界级经济平台”,需要从打造世界级科教平台、世界级“科创—制造”产业平台、世界级金融平台着手。纵观深港两地,香港有22所高校,其中有5所位列全球百强名校;深圳作为制造业强市,其制造业比重占30%以上,两地的互补优势非常明显。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深圳证券交易所等金融机构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采访中,创业青年共同关注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正是强大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市场空间。在香港研发、在前海打样、在宝安生产,坐拥内地市场和经香港联通全球的海外市场,让创新科技从实验室到生产线,再到开辟一个新赛道甚至新产业,变得“触手可及”。凭借初创启动金和优惠的空间租金起步,几乎是梦工场每个初创团队“故事的开始”。
对科技创新来说,研发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风险投资的耐心往往不足。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前海将出资5亿元组建梦工场基金,并组建“梦工场基金联盟”,引入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支持梦工场科创企业。这一举动,让创业青年们倍感振奋和暖心。如今已是一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裁的谭章熹提起这点不无感慨,越来越成熟的投融资基础设施,对未来人工智能、半导体等引领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域的发展,作用不言自明。
今年以来,前海的发展模式更加聚焦,路径也愈发明晰,即全面深化深港合作,用好香港优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服务内地、面向世界。一系列的改革政策之下,前海正作为中国经济内循环与外循环的连接点,不断以规则、制度的衔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撬动各方之力形成高质量发展之势。比如,今年9月香港大学青年科创学院在梦工场开园以来,入驻团队迅速增长至24家,主要聚焦人工智能、半导体、生命健康等“硬核”领域;香港数码港与梦工场开始深度合作,共同探索在香港建立合作平台,为两地企业提供法务、会计、融资等全方位服务,不仅帮助香港的初创企业开拓内地市场,同时也帮助深圳及大湾区企业借助香港数码港走向国际市场。
在采访中,另一个打动人的闪光点是,每一个青年创业者,自己在前海扎下根后,都主动化身前海的“代言人”“推荐官”,几乎每天都有胸怀抱负的港澳青年与他们交流,咨询前来发展的事宜。而这些青年也诚恳地分享着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切身感受,告诉他们“趁早来”“尽快来”。在这些青年的交流当中,深港两地之间心与情感的距离也越来越近。“两城一家”“双城故事”在不断上演,青年们在这个追寻梦想的平台上,正构建着大湾区的美好大未来。
《光明日报》(2024年12月31日 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