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美国再现恐怖主义阴影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美国再现恐怖主义阴影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1-08 04:1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杨逸夫

  1月6日,美国总统拜登前往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慰问汽车撞人事件遇难者家属。美国联邦调查局此前表示,这次事件是一起有预谋的恐怖主义袭击。

  据报道,案件嫌疑人——42岁的美国退伍军人沙姆苏德·丁·贾巴尔案发前在网上发布多条视频宣布效忠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其驾驶的皮卡也带有该组织旗帜。联邦调查局确认,贾巴尔是受到了“伊斯兰国”的蛊惑而实施此次恐袭,系“独狼”作案。这次事件再次证明,涉“伊斯兰国”恐怖主义的威胁仍然没有远离美国本土。

美国再现恐怖主义阴影

1月2日,安保人员聚集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波旁街。新华社发

  “伊斯兰国”并未消失

  美联社将此次恐袭描述为近年来“伊斯兰国”对美国本土发动的最致命袭击。十年前,“伊斯兰国”在其鼎盛时期曾控制叙利亚和伊拉克大面积领土,并在非洲及亚洲多地建立了分支机构,还在欧洲发起了一系列致命的恐怖袭击。2017年10月,纽约曼哈顿也发生过“伊斯兰国”支持者实施的小型卡车撞人事件。后在各方持续打击之下,该组织逐渐走向衰败。2018年12月,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已经击败“伊斯兰国”并将从叙利亚撤出美军。2019年10月,特朗普宣布该组织最高头目巴格达迪已在美军袭击行动中身亡。

  此后,失去了“领土”的“伊斯兰国”便不再具备曾经的人手以及影响力,一些人认为该组织已经被击溃。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有分析人士表示,正是由于国际社会的疏忽,使该组织有机会集中各分支的力量实现重组,并开始策划新的战略。

  在中东地区,该组织不断发起小规模恐袭,2024年,其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发动的袭击次数同比增长了近一倍。分析人士警告,当前叙利亚政局的动荡很可能使该组织从其位于偏远沙漠的据点进一步扩张,并在中东重建势力。因此,去年12月,美、法两国先后对叙境内的“伊斯兰国”据点实施了针对性打击。在全球范围内,该组织形成了一个较为松散但相互协调的网络,其从中东、北非到南亚的分支机构近年来一直试图加快实施恐袭的速度。尤其是其“呼罗珊分支”迅速成为国际恐怖组织中最为活跃的一支力量,宣称对去年1月在伊朗东南部城市克尔曼发生的两起爆炸,以及去年3月在莫斯科近郊一音乐厅发生的枪击事件负责,再次将“伊斯兰国”推回全球的聚光灯下。

  与此同时,袭击美国本土可能带来的政治意义对“伊斯兰国”支持者始终具有吸引力。去年以来,在与该组织相关的网络平台上,其支持者越来越多地谈及对西方尤其是美国本土发动袭击。去年9月,“伊斯兰国”呼罗珊分支在网上发布了一张海报,上面是一名在美国国会大厦前手持手榴弹的武装分子,并配以标语“你就是下一个”,重申针对美国本土发动袭击的意图。

  “‘伊斯兰国’呼罗珊分支仍然决心打击西方,尤其想在美国本土发动一场引人注目的攻击。”正如美国智库“苏凡中心”研究主任科林·克拉克所言,“伊斯兰国”对西方的威胁正不断加大。2024年,全球与“伊斯兰国”相关的暴力事件大幅增加,美国当局就挫败了至少5起受该组织启发的恐袭,包括去年10月在俄克拉荷马州逮捕的一名计划在大选日对人群发动袭击的阿富汗男子。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些恐袭事件中,大多数都没有“伊斯兰国”的直接指导或参与,而是由受该组织理念影响的个人实施。这证明“伊斯兰国”虽已失去“领土”,但通过在线宣传和意识形态影响煽动恐袭的能力仍然惊人。

  近年来,“伊斯兰国”广泛利用互联网煽动支持者,呼吁其无需等待批准,可随时随地发起恐袭,并提供劫车、使用无人机等袭击指南。该组织通过网络鼓动支持者利用美国大选以及西方国家节假日等节点发动袭击,试图引起西方国家民众的恐惧,展示其全球影响力。

  美国土安全部去年发布《2024年度威胁评估报告》强调,恐袭在美国发生的风险较高,尤其是独立罪犯和小团体最有可能在没有预先警告的情况下发动袭击。1月5日,美国土安全部部长马约卡斯在接受采访时再次发出警告,称新奥尔良汽车撞人事件的发生意味着恐怖主义威胁非常严峻。

  “独狼”式袭击威胁上升

  有专家分析指出,“伊斯兰国”如今越发擅长利用个人不满以及意识形态的脆弱性,将西方孤立的个人变为暴力工具。其在线宣传将宗教修辞与个人赋权、殉道等叙述混合在一起,通过暴力叙事为被剥夺权利的个人提供目的感,使其将暴力视为一种精神成就和抵抗压迫的形式。

  美国最近发生的多起恐袭案件皆是如此,嫌犯并未与“伊斯兰国”直接接触,该组织的在线宣传只是进一步激化了嫌犯对生活的愤怒。贾巴尔很可能就是在经历离婚、失业和破产等一系列个人危机后自我激进化,将恐怖主义视为自身获得认同和目标的一种手段。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美情报界对“伊斯兰国”呼罗珊分支如今大规模的宣传和招募活动“深感震惊”,认为其已从“训练和派遣恐怖分子”转向“采用网络宣传手段煽动和激励弱势群体”。新一轮巴以冲突以来,该组织利用冲突影响大举招募,尤其将目标对准无法轻易出国旅行的西方年轻男性。

  此外,专家表示,虽然社交媒体平台试图屏蔽该组织的消息,但当今精通技术的年轻人很容易通过互联网接触到“伊斯兰国”发布的信息及加密聊天室,因此激进分子的队伍正越来越年轻化,也变得更加难以发现。

  美国中情局前雇员、大西洋理事会反恐项目成员马克·波利梅罗普洛斯表示,没有恐怖分子训练营、成员之间也没有相互联络的“独狼”式恐袭比恐怖团伙更加危险,因为执法和情报部门很难渗透到犯罪行动中,这种作案方式对美国传统的反恐模式构成了巨大挑战。

  事实上,即便没有外国恐怖组织的煽动,美国本土的暴力极端主义也已愈演愈烈。路透社研究认为,美国正面临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政治暴力威胁。2024年美国各地报告了超过488起大规模枪击案。民调显示89%的美国民众对极端主义感到担忧。美媒认为,不断极化的国内政治环境,频发的政治暴力、校园枪击等案件分散了美国情报部门和执法机构的注意力,而每一次没有被阻拦的恐袭都可能被更多极端分子效仿。因此,无论“独狼”式恐袭的嫌犯多么孤立,都有可能引发更多类似袭击。

  面对此次案件,即将上任的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在嫌犯已被确认是出生在得克萨斯州的美国公民后,仍试图将此次袭击与移民问题联系起来,并借机指责拜登政府的“开放边境”政策以及相关部门工作不力。这让美国民众担忧新一届政府未来在应对类似袭击时能否理性地作出回应、释放可靠信息。美媒指出,引发政府过度反应、助长反穆斯林情绪、加大社会分裂、强调伊斯兰与西方文明冲突论,可能正是“伊斯兰国”等极端组织的目的所在。

  与此同时,以特朗普为首的共和党与当前美国情报部门的不和也可能对监控恐怖主义的工作造成阻碍。无论如何,应对恐怖主义威胁将成为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就不得不面对的严峻挑战。

  《光明日报》(2025年01月08日 12版)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