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作者:王一川(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国家话剧院的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构想了一个未来故事,故事发生在2035年的敦煌数字研究中心。该中心的青年实习生张燃与1935年身处巴黎的常书鸿,围绕敦煌守护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这场对话借助数智时代的舞台艺术创作手段,呈现出震撼的视听效果,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奇妙感受。
宽阔多维舞台时空的开拓与运用,为剧情表现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通过3D技术、即时拍摄、AI技术以及现成影像等多种手段的融合,诸如“北大像”、“南大像”、释迦涅槃像(卧佛)、57窟“美人菩萨”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敦煌造像得以呈现在舞台上,一场敦煌艺术的视听盛宴诞生了。
实际上,《受到召唤·敦煌》作为音乐艺术与话剧艺术相融合的综合体,要求这两个不同门类的艺术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除了前文提及的多种手段外,剧中还交替运用演员的表演、歌队的呼应、舞队的组合及场景的变换等众多手法,让观众仿若同主人公一样置身于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对话情境之中,从而能够深切体会主人公在现实与理想间艰难抉择的心境,真切地感受到敦煌的魅力召唤。
剧中对金刚力士角色的灵活运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这一角色源于莫高窟第206窟的金刚造像,由于其自身被赋予了刚毅雄强的护持佛法者的身份特质,并且带有敦煌守护神的象征内涵,所以人们自然而然地将它看作常书鸿等敦煌守护者的象征形象。剧作让金刚造像如“活人”一般开口说话,使得它不仅担当起莫高窟艺术发展历程的见证者与讲述者角色,还充当了张燃与恋人林之秀之间的调解者(如剧中台词“金刚是我的大媒”所示),更成为张燃与常书鸿之间的信使,同时也在当代观众与常书鸿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发挥出盘活全剧的独特效能。
这部剧最动人之处在于对“受到召唤”这一主题的三重意蕴的深度挖掘与呈现。剧作借助张燃因认同常书鸿,进而重新认同恋人林之秀的剧情设定,为当代观众认同敦煌守护者的精神构建了极具感召力的审美桥梁。其中,“受到召唤”具体包含三重含义:其一,在2035年数字敦煌时代,青年张燃受到敦煌守护者常书鸿所代表的精神的感召;其二,往昔岁月里,常书鸿受到中华艺术瑰宝敦煌莫高窟的召唤;这前两重“召唤”叠加融合,又衍生出给予当代观众的第三重“召唤”,使观众深切感受到敦煌瑰宝以及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一代代敦煌守护者身上所散发的独特魅力。
除此之外,剧作在主要人物关系的处理上颇下功夫。创作者注重挖掘常书鸿的生平事迹及相关传记史料,诸如《常书鸿文集》《愿为敦煌燃此生:常书鸿自传》等,以此为依据,对常书鸿与妻子陈芝秀、张燃与恋人林之秀、张燃与金刚力士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妥帖的处理。不仅如此,剧组安排青年演员一人同时分饰张燃和常书鸿两个角色,展开跨时空对话,这般创意也为全剧增添了别样意趣。
剧中一些细节极具感染力,令人过目难忘。就如常书鸿目睹陈芝秀留下的诀别信后,惊愕之余,心急如焚地骑马狂追百里,终在悲愤交加、心力交瘁之下昏倒于戈壁滩。这一情节源自真实历史片段,它鲜活地展现出敦煌守护者的不凡与坚忍。在剧作精彩演唱、绚丽舞美营造的视听盛宴之外,这一情节触动了观众内心深处最柔软的角落,引导观众深切体悟敦煌守护者背后潜藏的人生辛酸,是一次直抵人心、感人肺腑的情感传递。
《光明日报》(2025年01月08日 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