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新春走基层】“守粮仓”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新春走基层】“守粮仓”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1-17 04:3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新春走基层

  光明日报记者 刘勇

  深冬清晨,位于渤海之滨的营口港海风凛冽,粮食码头忙碌如常,一批批满载玉米、稻谷、小麦的卡车正在排队等待装船。在巨大的吊车和货轮之间,船舶装卸指导员魏晓峰和同事穿梭不停,有条不紊地组织着现场作业。

  “装货、卸货,都是在与时间赛跑。春节临近,粮食消费进入旺季,实现粮食高效中转至关重要。为了保证每日5到10万吨粮食货物及时完成装载,室外连续工作是常态。”清点完货物,魏晓峰顾不上休息,就马不停蹄地赶往第36号泊位开展例行巡查。

  作为我国“北粮南运”主枢纽港和东北地区最大的粮食集散中心,营口港拥有8个粮食装卸泊位和3条铁路运粮专线,粮食中转量长期位居北方港口之首。

  “2024年12月末,随着多艘散粮船陆续离港,营口港散粮吞吐量较2023年同期增长8.8%,创历史新高。”辽港集团营口港粮食公司生产部负责人李宇翔对记者说。今年春节期间,近200名员工将坚守岗位,全力保障东北粮仓的有序“春运”。

  温度检测、湿度检测、粉尘浓度检测……在营口港的储粮筒仓,中控员王子麒正在录入检测数据,这些数据反映出这批粮食是否符合质量标准,能否装船出港。

  “从港口运出的每一批货物,都必须先过检测关。运得顺畅,吃着才心安。”对王子麒来说,这份工作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是对老百姓食品安全的默默守护。

  守得粮米安,便觉民生安;闻着粮米香,更似家乡味。“儿时,中秋节前后,全家动员去地里收苞米,家家都有忙不完的活。现在工作了,一年到头还是跟苞米打交道,不同的是,有了更多的家人。”在船舶部调度室内,调度员张鹏的话令在场所有人为之动容。

  “2014年,我俩在码头看春晚,节目里还唱呢,‘柴米油盐一辈子’。你寻思寻思,咱营口港的员工是不是早就结下好几辈子的缘分了?”同事金旭在一旁打趣道。

  “大家把码头当家,公司尽全力为大家做保障。2024年,我们完成了改造装船机智能远控系统、完善智能化客户服务系统、升级火车无人值守模式等多项工作,不仅减轻了工人负担,还提升了码头综合能力。”辽港集团营口港粮食公司技术部负责人刘维华介绍。

  夜幕降临,茫茫天海间,航标灯有节奏地闪烁着,蜿蜒成线。随着一声汽笛高鸣,满载货物的巨轮悠悠出港,将飘香的粮米,送向千家万户。

  《光明日报》(2025年01月17日 01版)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