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在国博聆听万古长歌——国博“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展印象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在国博聆听万古长歌——国博“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展印象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1-22 03:0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带你一起看大展】 

  光明日报记者 李韵 王笑妃

  1月21日,记者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北3展厅,墙上恢宏大气的巨幅长卷撞进眼帘。长140米、高1.8米的长图,以中国水墨画的笔法,将湖南史前考古的成果表现出来,勾勒出湖湘先民逐水而居、狩猎采集、驯化水稻、构筑信仰、营造城市的壮阔场景,如一首流动的长诗。

  这个名为“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的展览精心遴选了49组、91件考古文物,构建起湖南地区距今50万年到王朝纪年之前的考古学文化年表,勾勒出湖南乃至长江中游地区史前文明的发展轨迹。

在国博聆听万古长歌——国博“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展印象

  观众漫步在恢宏的画卷与精美的文物之间。光明日报记者 李韵摄/光明图片

  墙上的长卷中,生动描绘了最早的湖湘先民是如何逐水而行,在河漫滩上迁居,在河畔高地上搭建营地;又是如何击石为器,手持长木矛、挥舞石球,伺机围猎落单的大型猛兽的场景。旧石器时代,鹿、象等相对温顺的动物是先民的主要猎捕对象。展柜中,出土于湖南永州市道县玉蟾岩遗址、距今约21000至13800年的剑齿象臼齿,足有成人手掌大小,足以想见这种远古生物身躯之硕大。不过,最终它可能还是成了先民的“盘中餐”。这枚剑齿象臼齿也许正是湖南地区远古先民一次围猎的“战利品”。

  旧石器时代的先民如何捕猎?展柜中有个拳头大小的石球。它出土于湖南常德澧县鸡公垱遗址,距今约20万年。石球重量足,使用起来具有阻力小、速度快、运行稳定、杀伤力强的特点,是先民的狩猎神器,可在狩猎中直接投掷击打猎物,也可当成“飞索石”使用。

在国博聆听万古长歌——国博“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展印象

  城头山遗址出土的距今6300至5300年的彩陶杯。光明日报记者 李韵摄/光明图片

  再往前走,画卷中一派丰收祥和、安居乐业的景象。这里是彭头山,是长江中游地区目前所知最早的定居村落。画卷一角,肌肉虬结的先民正在制作陶器,他脚边一组造型奇特的组合陶器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一转身,赫然发现它的原型就在身后的展柜里。这组出土于湖南常德澧县八十垱遗址的陶器,距今已有9000至7800年,在三个靴形支座上架起一个陶钵。钵最初也作炊器用,是原始先民们日常生活中用于炊煮食物的主要器皿之一,类似今天的锅。而这组陶器最有趣的是三个支座,不但纹饰精美,而且造型别致。支座前部呈猪嘴形,两腰及前后挡还有三角形或长方形的镂空。先民如何使用这组器物?有一种可能是支座与陶钵等炊器配合使用,将炊器架起来烹煮食物——即灶的早期形式。记者观察到,支座内部中空,猪唇和牙又都是镂空的——也许先人在钵底生火的同时,还可以在另外三个支座中生火,在支座的背上炙烤加热食物?

  在画卷中的高庙文化部分,一部分先民正忙着制作白陶,陶器上神秘的大口、獠牙的兽面形象,太阳纹及鸟纹,反映出先民丰富的精神世界。距今七八千年前,生活在沅江和湘江中上游的先民们仍固守着采集渔猎的传统,并创造出了一套神秘诡谲的信仰体系,还将其绘制在白陶之上。位于沅水之畔的洪江高庙遗址,很可能就是采集渔猎者们集会祭祀的场地。展柜中,高庙遗址出土的陶器几乎件件都装饰有神秘的图案,从白陶簋上的太阳图案,到陶盘上戳印的张开双爪、双翅展飞的凤鸟图案及吐舌的獠牙图案,再到白陶盘底部模印的规整对称的八角星图案……这些戳印于陶器之上的图案,使人们得以窥见远古信仰体系的一角。

  “高庙时期比较核心的信仰是对太阳的崇拜,陶器上有很多太阳纹,不少鸟纹和兽面纹也是与太阳纹结合在一起的。”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众考古中心主任张兴国表示,因为有对太阳的崇拜,先民就会逐渐观察起太阳运行的规律,进而累积天文历法相关知识,来指导农业生产。

  漫步在恢宏的画卷与精美的文物间,观众仿佛穿越数十万年的古老岁月,走过三湘大地上一处处史前文明遗迹,聆听湖南史前文明发展吟唱的万古长歌。

  (光明日报北京1月21日电)

  《光明日报》(2025年01月22日 09版)

[ 责编:孙琦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