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经济界面】
颗粒归仓,小麦、玉米、稻谷产量持续增长,粮食产量再上新台阶;设备轰鸣,生产线宛如奔腾河流,工业经济运行平稳向好;汽笛声响,载满集装箱的外贸巨轮从港口出发,驶向世界各地,外贸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2024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一系列亮眼数据的背后,是我国经济不断前行的坚实步伐,也是经济发展书写的华丽乐章。
本期《经济》周刊推出国民经济发展主题报道,以数据视角,管窥我国经济发展活力。
重大项目拉动后劲足
光明日报记者 董蓓
【数据】
2024年,我国GDP达134.9万亿元,这是我国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3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经济总量规模稳居全球第二位。
新年伊始,在国家重大水利工程——贵州遵义观音水库建设现场,大坝整体已浇筑至571米。施工人员正铆足干劲,不断刷新工程建设“进度条”。
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开年以来,各地掀起了重大项目“开工潮”。
1月12日上午,湖北武汉江夏区海康威视武汉智慧产业园项目开工现场,武汉市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吹响了新年项目建设“冲锋号”。此次集中开工项目涵盖高端装备制造、光电子信息、民生保障等多个领域,过10亿元项目有51个,总投资约1800亿元。
重大项目投资额度大、产业链条长,是扩大内需和增加有效投资的关键举措,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压舱石”。2025年开年以来,北京、上海、重庆、浙江、安徽等多地宣布全年第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助推经济发展“开门红”。
山东省枣庄市齐村镇柏山村农民将收获的玉米入囤储存。新华社发
首批开工的重大项目,项目质量结构更优、新兴产业项目占比更高。重庆市宣布2025年一季度开工投产的304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达3860亿元,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11个、10亿元以上项目58个,涉及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城建、交通、民生等多个领域;在安徽第一批开工的622个项目中,新兴产业项目占比55.3%,高技术项目占比40%,涵盖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等产业……
回顾2024年,国家重大项目投资拉动效应显著,为经济稳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14374亿元,比上年增长3.2%,其中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7.0%、10.2%。
在我国经济爬坡过坎的过程中,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属不易。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口,面对前进中的困难和挑战,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动能积厚成势,传统动能焕新升级,经济结构在向优、动能在向新。
【专家点评】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郭丽岩:
2024年,中国经济克服了诸多风险与挑战,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提振了信心、稳定了预期,经济明显回升。展望2025年,中国经济仍有创新引领力、内需主动力、外需支撑力、改革激活力、安全保障力等多方面有利条件,会为中国经济稳增速、优结构提供良好支撑。
沃野飘香大国粮满仓
光明日报记者 陈晨
【数据】
岁稔年丰,穰穰满家。202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14130亿斤,比上年增加221.8亿斤,增长1.6%。在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的基础上,首次迈上1.4万亿斤的新台阶。粮食面积落得实——2024年粮食种植面积达17.90亿亩,增加525.8万亩,对增产贡献近两成;单产提升成效好——2024年粮食亩产394.7公斤/亩,比上年提高5.1公斤/亩,单产提升对粮食增产贡献超八成。
“我去年种了1350亩晚稻,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选择了‘陵两优69’早熟品种。这个品种不仅高产,而且生长周期短,抗病虫害能力更强。去年收的时候,每亩晚稻的产量有1100多斤,比上一年亩增产百来斤!”说起种粮,江西永丰县沙溪镇种粮大户温明生打开了话匣子,“要说这种地,离不开好种子、好地块、好技术、好机械!插秧机、无人植保机、联合收割机这些智能农机的使用,也大大提高了种地的效率。现在种地还有各种补贴,大家种粮的积极性一年比一年高。”
广西梧州市民选购鲜花喜迎新春佳节。何华文摄/光明图片
从“地”里挖潜力,从“技”里提能力——放眼全国,我国已累计建成10亿多亩高标准农田,越来越多耕地成为孕育丰收的沃土;大量优良品种有力支撑了大面积单产提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3%。去年,我国继续实施玉米、大豆单产提升工程,加快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五良”集成,环环紧扣挖掘单产潜力:以“增密度”为切入点不断增加亩均株数,以“创高产”为着眼点加快推广关键技术,以“高性能”为突破点升级农机装备科技水平,以“整建制”为着力点带动均衡增产。
耕地保护补贴、一次性种粮补贴、农机具补助……惠农政策“东风”劲吹,不断提升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去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支持粮食生产力度,小麦、早籼稻最低收购价继续提高,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保持稳定,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现全覆盖,稳定了农民种粮收益预期。与此同时,各地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调整种植结构、发展间作套种、推进撂荒地复垦,多措并举挖掘种植面积潜力。
【专家点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钟钰:
2024年,全国31个省份中有26个实现粮食增产,这是一种普遍性、整体性的增产。这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对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作为,得益于各地各部门在“地”和“技”上做的努力,一系列好的政策和举措还将延续或加力。2025年,我国将继续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进一步提升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随着这些相关举措落地落实,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将进一步巩固提升。
提质升级外贸韧性强
光明日报记者 张翼
【数据】
2024年,我国进出口总值达43.8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我国作为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更加稳固。2024年,我国出口规模首次突破25万亿元,达25.45万亿元,同比增长7.1%,连续8年保持增长。
走进浙江台州市松门镇的一家体育用品公司,生产车间里一派“火力全开”的忙碌景象:这边厢,工人们技术娴熟快速组装成品;那边厢,质检人员有条不紊仔细查验质量。不远处的成品仓库里堆满了组装好的货物,5万多副滑雪镜即将出厂交付。冰雪经济火热带动企业出口订单快速增长,相关产品销往加拿大、韩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订单已经排至今年4月份。
冰雪体育在全球热度飙升,国产冰雪体育用品出口迎来黄金期。在浙江金华武义的一家公司,工程师正在紧张有序地对新研发的4款锂电类扫雪机开展测试。这家企业从去年开始从传统的汽油动力产品转向生产锂电扫雪机,新能源产品更环保、维修保养成本更低、使用感更舒适,获得海外客户一致好评,市场份额进一步拓宽。2024年出口额超3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
海南省首座悬索桥博鳌乐城大桥近日建成通车。刘琴摄/光明图片
护航国货顺利“出海”,政府相关部门在行动。锂电池类产品属于危险货物,杭州海关所属金华海关派专人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详细向企业讲解申请危包证的业务流程,解读锂电产品的安全运输要求,同时优化企业申报、查验流程。在每次货物出口前,海关关员还会上门查验,为企业办理出口危险货物包装使用鉴定。2025年,这家公司将上市4款锂电类新产品,加上去年拓宽的海外市场份额,企业负责人对今年的销量提升信心十足。
我国新产品新业态新品牌不断涌现,外贸含“新”量不断上升,更多高科技属性的新产品加速出海。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完整且持续迭代升级的产供链,推动创新、优质、有竞争力的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不断涌现,出口增长动能有序转换、接续发力。
【专家点评】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徐奇渊:
2024年,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不断巩固和增强,“新三样”、无人机等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是有力证明。同时,造船、服装、钢铁等传统产业通过绿色转型、数字化赋能也抓住了新的发展机遇。2025年,我国外贸将继续展现韧性和活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一系列稳外贸、稳外资政策,包括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优化营商环境等,将进一步推动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共赢合作,从而为我国外贸企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支持。
“国补”扩容掀起购销热
光明日报记者 董蓓
【数据】
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7895亿元,比上年增长3.5%。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带动,2024年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2.3%,比上年加快11.8个百分点。
1月20日上午10点,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在北京、湖北、四川等城市正式上线。当天上午,北京西单某商场的数码产品区域内人气爆棚,一大批顾客被这次“国补”吸引,在各品牌专柜前挑选心仪的电子产品。
“马上就要过年了,想给父亲换一个新手机。”北京赵女士拿着一台智能手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手机售价4799元,可以直接享受500元的国补,再加上品牌优惠活动,算下来价格太合适了!”结算时,赵女士发现手机支付金额直接减掉了补贴部分,不由得感叹这次国补的方便快捷。
近日,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实施方案》,规定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3类数码产品的补贴标准为,对于单件销售价格不超过6000元的产品,按照产品销售价格的15%给予补贴,每位消费者每类产品可补贴1件,每件补贴不超过500元。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司长李佳路介绍,此次手机等3类数码产品的补贴为购新补贴,无须“交旧”。消费者在购买手机等产品时,线上线下都可以享受支付立减,第一时间享受到补贴的实惠。
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以来,对消费的带动作用持续显现。2024年,中央向地方下达了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统计显示,近几个月家电、汽车等商品销售增长加快,对整体消费回升起到了明显的拉动作用。政策的加力扩围,将进一步激发内需潜能,特别是提振居民消费,为今年经济稳定运行提供动力。
【专家点评】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市场流通与消费研究室主任依绍华:
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可以有效扩大内需,将资金从需求端传导至供给端,让企业从中获得市场和收益,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并改善劳动者收入,从而推动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今年以来,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加码,扩大换新商品范围,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稳定了消费预期,提升了消费信心,预计全年消费将保持较高增速。
市场经营主体活力足
光明日报记者 鲁元珍
【数据】
截至2024年11月底,我国实有登记注册经营主体数量1.89亿户,其中企业6086.7万户,分别同比增长3.1%和5.4%。在“四新”经济领域,2024年新设企业239.3万户,占新设企业总量的四成左右。
“托管服务为企业节省了3万元的开设成本,从签订托管协议到拿到营业执照仅用了2小时,又方便又省心!”让山东寿光刘女士高兴的,正是寿光市针对企业注册登记环节推出的“住所管家+商务秘书”托管服务模式,给不少初创企业帮了大忙。
不久前,刘女士准备创办一家信息科技公司,却由于价格、区位等原因暂时没有找到合适的注册地。于是,她在审批服务局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与托管企业签订了协议,托管企业一方面可以为新注册公司提供必需的办公场所,另一方面也能开展注册登记、税务代理、银行开户等“一条龙”帮办代办服务。
打通企业注册登记的堵点、痛点,助力企业“零门槛”创业,成为优化市场准入服务、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的重要举措。2024年以来,多部门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大助企帮扶力度。减免税费、建立融资协调机制、削减审批事项、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帮扶……更多政策措施落地为经营主体降低成本、松绑减负。随着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我国市场经营主体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数据显示,去年前三季度,全国新办涉税个体工商户721.6万户,同比增长17.4%。
【专家点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研究员马晓白:
近年来,各项政策举措护航经营主体持续健康发展,经营主体总量增长、结构优化,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也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潜力。经营主体需要不断创新、提高效率,优化产品品质和服务。经营主体数量的增长,代表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投身市场,带来了新的理念、新的技术和新的商业模式。
展望新的一年,为进一步推动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需要强化政策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同时,推动创新发展,支持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前沿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促进产业升级,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光明日报》(2025年01月23日 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