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新春走基层·天南海北春潮涌】
光明日报记者 赵明昊 靳 昊 孙金行 光明日报通讯员 王梦琳
早上6点,夜色尚黑,远处群山一片银白。新疆精霍铁路苏布台值守点的乌鲁木齐供电段伊宁供电车间的职工们已经吃完早饭,整理行装准备出发了。一声鸣笛后,他们乘坐着轨道作业车到达作业地点,迅速对发现的设备隐患进行消缺整治。
精霍铁路是新疆向西开放的第二条国际铁路通道,沿天山北麓西行,跨尼勒克河,穿越北天山进入伊犁河谷,它的建成让新疆拥有了双口岸优势。
冬日里,列车沿精霍铁路穿行在北天山山区的崇山峻岭间,沿途松柏被白雪覆盖,与远处层峦叠嶂的山峰交相辉映。在两侧高耸的群山间、幽暗的铁路隧道里,常年有一群身着橙色作业服的工作人员翻山越岭,为这条铁路供电线的安全畅通保驾护航。他们负责精霍铁路“精河—伊宁”区间接触网设备和铁路两旁电力线路设备的检养修维护工作。其中,最让他们津津乐道的,要数深山之中的苏布台值守点。
苏布台值守点负责山里65公里电力线路和其间300多个电杆的检养修维护。这里9月降雪,来年5月份雪才开始融化。冬季,他们要及时对苏布台站进行道岔清雪作业,大雪后还需对供电设备进行巡视检查。
挂上脚扣,一脚一脚往上攀爬至12米高的杆顶,检修完毕后,再顺着杆子往下“滑溜”。“承力索吊弦线夹螺帽未松动”“四周杂物和鸟窝已及时处理”……确认无误、做好记录后,苏布台值守点的工长郑金刚和工友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个基电杆。
山里的电杆有的在山顶,有的在山坳,一般情况下,两个基电杆间的距离是80米。一天下来,巡视完一组线路得来来回回攀爬20多个山头,长度20多公里。
上山时,背上设备、身体倾斜、双手双脚紧扒地面;下山时,面对陡峭的山体,为安全起见,“屁股贴地往下滑”是郑金刚和工友们的统一动作。“裤子和地面的摩擦多,枯草、树枝划破裤子是家常便饭。”郑金刚说。
上山、下山、上杆、下杆……一年下来,一个值守点的9个人穿坏了近100条裤子。郑金刚和工友们常笑称自己是“最费裤子的人”。
“大雪封山,汽车进不去的时候,要参加冬季巡检就必须骑马进山。”郑金刚说。
“上马前,要检查马镫是否牢固;上马时,要从马的左侧上马……”苏布台值守点职工陈永贵耐心指导着00后小伙杨鑫。除了日常巡检外,骑马经验丰富老到的陈永贵还担起了“骑马教练”一职,负责指导新来的员工骑马。
师傅手把手教,经过反复练习,杨鑫和工友们很快便能熟练地驾驭马匹穿越在群山雪域间,开始新一轮的冬季巡检工作。银白大地上,这抹“橙色”格外亮眼。
《光明日报》(2025年02月06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