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冰城迎亚冬】
光明日报哈尔滨2月6日电(记者张士英、王东 见习记者胡沛然)2月6日夜晚,哈尔滨中央大街人头攒动。街心处的亚冬会倒计时牌前,更是围满了拍照打卡的游客,显示屏上的数字即将“归零”。
“亚冬会要开幕了,快给我和倒计时牌合个影。”来自浙江杭州的刘杨一家人都是体育迷,在“家门口”追完亚运后,他们又专程赶来哈尔滨追亚冬。刘杨激动地说:“哈尔滨很冷,但热情一点不减!走在街巷上随处可见亚冬元素,大大小小的户外冰场上都是滑冰嬉戏的人群,可热闹了。”
为了追赛事,刘杨早早在线上订好了门票。“我们下午先去看中国队的冰壶比赛,开幕式结束后还要去亚布力看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赛。”刘杨打开手机,向记者展示自己的观赛日程,“希望看到中国的运动健儿在冰雪项目上取得好成绩。当然,更重要的是平安完赛。”
对于许多黑龙江人来说,这是时隔29年再次在“家门口”迎接冰雪盛会。“没想到在我有生之年还能看到亚冬会再次‘落户’哈尔滨。”80多岁的罗致焕是我国首个冬季运动项目世界冠军,退役后在黑龙江省队、国家女队担任教练员,曾参与过1996年哈尔滨亚冬会。
说起这几十年来中国冰雪运动的发展,罗致焕打开了话匣子:“那时,咱们国家的冰雪运动起步不久,成绩不是太理想。这29年时光,染白了我的头发,但中国冰雪运动的筋骨更强了。看着一代代年轻运动员在冰场上拼搏的身姿,感觉我自己的腰杆都挺直了。不管能不能取得名次,只要拼过就是好样的!”
作为本次亚冬会火炬手,罗致焕把自己传递火炬的照片高高挂在家中的醒目位置。“我举着火炬,看着两边欢呼的人群和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仿佛看到了这几十年咱们国家的发展变化,一百多米的距离那么短,又那么长。”罗致焕感叹,“现在热爱冰雪运动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冰雪运动的场地设施越来越专业。我相信,年青一代会让中国冰雪运动的下一棒跑得更加精彩。”
同样对亚冬会有独特情感的,还有哈尔滨市公安局南岗分局巴山街派出所民警桑宏,她曾作为中国国家女子冰球队队员两度获得亚冬会金牌。
“这件队服我一直珍藏着,上面的‘中国’字样是我一辈子的骄傲。”看着衣橱中被叠得整整齐齐的队服,桑宏眼中依然闪着光亮。退役后,桑宏换下运动服成为一名社区民警。本次亚冬会期间,她承担着外围安保工作。“当运动员时,脑子里想的是要刻苦训练拿金牌。这次虽没机会现场观赛,但为赛事做好安保不也是出一份力吗?”说话间,桑宏整了整警容,开始了新一天的社区走访。
《光明日报》(2025年02月07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