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精髓要义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精髓要义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2-12 03:1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学思践悟】

  作者:白显良(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西南大学教授)

  政治监督是督促全党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有力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围绕“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作出深刻阐述和专门部署,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三次、四次全会连续强调并阐明这一重要论断,为在新征程上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明确了方向任务、指明了方法路径。扎实推进党的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首先要深刻理解其科学内涵和具体要求,把握其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

  一

  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是新时代推进政治监督最要紧的三重要求,体现了政治监督三重维度的实践指向。

  政治监督的具体化,强调开展政治监督不能停留于提提要求、喊喊口号、搞搞动员、做做样子,而是要落实到监督的具体事项、具体方面、具体工作之中,在统领建设、推进发展和党的建设具体实践中开展政治监督,实打实而不是空对空地进行政治监督。政治监督如果不能落到实处,不能具体而微,那就一定会流于走过场、搞形式,也就一定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就要明确监督什么、怎么监督等具体问题。新时代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必须突出党的政治建设,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准政治监督的根本任务、主要内容和功能定位等。

  政治监督的精准化,是对政治监督在具体化基础上的进一步要求,强调政治监督在监督谁、如何监督、怎么评判等问题上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现政治监督有的放矢,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式的精准,而不能不分对象、不问情况地一刀切、齐步走、简单化。换言之,就是要在政治监督中贯穿精准思维,实现政治监督的靶向治理和精细管理。比如,在监督谁的问题上,盯住“一把手”和领导班子,针对不同对象实行“一人一策”“精准画像”。推进政治监督精准化,重在防止监督泛化、靶向偏离,进而盯住重点人、重点事,聚焦重点岗位、重点领域、重要工作、重要环节,找准监督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使政治监督得以精准开展。

  政治监督的常态化,强调政治监督要经常化、机制化和制度化,应融入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通过建立长效机制,制度化地开展,解决的主要是如何监督的问题。政治监督是一项长期任务,贵在日常、要在坚持,应从机制上保障、从制度上规范。推进政治监督常态化,意在强调政治监督不能一阵风、运动式地开展,不能忽冷忽热,而是要把政治监督的根本定位、理念方法、标准要求融入各类监督之中,久久为功、绵绵用力,形成常态、实现长效。推进政治监督的常态化,既要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职能,也要发挥社会各界、人民大众的监督作用,既要开展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也要开展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既要进行日常监督,也要开展专项监督,实现监督任何时候都不缺位。

  二

  推进党的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还要解决好怎么看、怎么办的问题,做到思想上认识到位、把准方向,政治上严明规矩、守住底线,行动上落实到位、不打折扣。

  思想层面要统一认识、把准方向。应当深刻认识到,推进党的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归根结底是要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个重要方面是在认识和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为此,应坚持不懈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同时,准确把握党中央对本地区本部门本领域改革的目标定位和部署要求,把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改革发展落实到各地区各部门各领域,具体化为本地区本部门本领域改革发展的目标定位、发展战略、实践路径以及改革路线图、时间表等。唯有如此,政治监督才不是空泛的口号和要求,才能得以联系地区部门领域实际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地推进和开展。

  政治层面要严明规矩、守住底线。“两个维护”是党的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政治监督必须把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突出位置,聚焦政治忠诚、政治安全、政治责任、政治立场、党内政治生活,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大政方针予以推进和加强。推进党的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必须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善于从政治上看待问题,善于从政治上思考工作,把准政治方向、落实政治要求,善于从工作偏差中发现政治问题,从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中发现政治端倪,进而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地开展政治监督。在这一点上,决不允许搞“七个有之”,绝不允许“两面派”“两面人”的存在,必须坚决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同危害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的人和事作坚决斗争,必须确保言行一致、令行禁止。

  行动层面要落实到位、见行见效。推进党的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要说到做到,务见实效。在开展具体监督时,不能只听被监督者说了什么,还要看他做了什么,取得了什么成效,即既要“听其言”,也要“观其行”,坚持知行统一。这就要求,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务必要坚持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实情况作为政治监督重点,看其是否建立起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工作体系,是否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是否做到了令行禁止,是否合力推动改革攻坚。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完善任务分工、督办落实、跟踪问效、监督问责等,形成更加成熟完整、常态长效的工作链条,推进制度化建设。唯有强化这样的政治监督,才能确保执行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使党中央大政方针落地见效。

  三

  党的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三个方面彼此紧密联系,是一个蕴含着辩证逻辑的有机整体。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精髓要义,还要从整体上予以把握。

  明确一个旨归。无论是推进政治监督的具体化、精准化还是常态化,归根结底都是为了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这是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价值旨归。政治监督的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开展得怎么样,根本判断标准就是看是否有助于更好维护党中央的权威、是否有助于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并时刻以此为准线校正实践偏差。

  把牢一个基点。新时代党的政治监督不是抽象的,而是扎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现实要求。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无疑需要把准具体要求和实践基点,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聚焦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紧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点任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教育强国建设、金融体制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等重要部署开展。

  把握一个整体。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尽管指向不同、侧重不同,但反映的都是政治监督在新时代新征程的要求,是一个有机整体。具体化是精准化、常态化的前提,没有实现具体化,而是停留于抽象化和泛泛而论,是谈不上精准化和常态化的。精准化是对具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是常态化的前提,唯有做到精准,常态化才有意义和实效。常态化是对具体化、精准化的机制固化和制度优化。三个方面相互渗透、互相促进,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必须同步推进、整体优化。

  《光明日报》(2025年02月12日 06版)

[ 责编:王文韬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