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生态牛场“串”起循环农业链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生态牛场“串”起循环农业链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2-18 03:3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王建宏 张锐 光明日报通讯员 龙炳洁

  四面青山巍巍,白泉河水汩汩。湖北省鹤峰县下坪乡留驾村的葡萄园,伴着丝丝寒意,渐渐染上“美拉德”色系。

  迈着深深浅浅的步子走进葡萄园,脚下,枯叶作被覆盖着泥土;头顶,休眠的葡萄枝上零星挂着卷曲的叶子。果农们在葡萄架下来回穿梭,剪刀在手中翻飞,老练地修剪着葡萄枝条,随后,有条不紊地完成着开沟、窝肥、清园等“冬管清单”。

  “目前,冬肥主要采用牛粪,而每年春季到葡萄采摘结束的近10个月,基本使用牛场沼液浇灌水肥。因为全程施用绿色农家肥,果园葡萄尤其香、甜、脆。”湖北牛源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陈功杰满是自豪。他的牛场先后获得“湖北省生态农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示范企业”“科普教育基地”等荣誉。

  陈功杰的葡萄园共计50亩,种植有阳光玫瑰、夏黑、蓝宝石等6个品种,深受消费者喜爱,仅靠进园采摘便可卖光。2024年,葡萄园共采收葡萄15万斤,营收100余万元。

  陈功杰种植葡萄已有10多年,为村民提供了20余个在“家门口”就业的岗位。如今留驾葡萄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品牌,每年葡萄成熟季,下坪乡的10家民宿、12家农家乐生意也会格外火爆。

  “我的果园被称为‘牛背上的葡萄园’,每一行葡萄架下都有两根拇指粗细的沼液管。处理后的沼液就是通过这些管道,源源不断地给葡萄树输送养分。”陈功杰说。有了牛场供肥,葡萄园每年可节约近10万元的肥料成本,施肥一项仅需8000元的人工支出。

  循着1000余米的沼液管道往上,半山腰处,便是陈功杰2023年12月完工的牛场。放眼望去,牛场选址地势开阔、场内宽敞明亮。

  陈功杰的牛场是当地规模最大的,2024年存栏168头。牛场占地16.8亩,建有100立方米的大三格化粪池。牛粪经过厌氧、有氧等发酵过程,通过粪污干湿分离泵,形成沼液与干粪有机肥。

  “阀门一拧,沼液就出来了。”葡萄园距离牛场不到3公里,葡萄园海拔670米,牛场海拔860米,沼液可通过无动力输送,自流直达葡萄园。

  而牛场干粪则通过卡车,从山上的牛场运下。牛粪有机肥因生物活性高、能抑制土壤病害、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等优点,深受农户喜爱。2024年,牛场产生干粪500吨,葡萄园消耗近300吨,余下则送往周边村镇,作为村民玉米、土豆等农作物的底肥。

  “到了春耕的时候,牛场免费提供牛粪给我们使用,还用卡车送到山下,给我们提供了便利,还节约了一大笔肥料钱呢。我们的秸秆对牛场有用,自然愿意回馈给牛场,有来有往嘛。”下坪乡石堡村村民郑永芳说。

  每年的不同时段,都会有不少附近农户,开着三轮车把自家猪吃不完的花生苗、玉米秸秆、红薯藤、稻草等运到牛场,给牛“加餐”。

  走进陈功杰的牛场,一头头膘肥体壮的牛在半开放式的牛栏里悠闲游走。牛圈里,厚厚的棕色垫料不仅是牛休憩的床铺,更是助力牛粪分解的发酵床。

  走近细看,牛圈垫料厚度约40厘米,主要是秸秆、锯末、谷壳、花生壳等。冬季来临,秸秆也是牛主要的草料来源。

  除了村民免费赠予,每年陈功杰还以每吨400元的价格,从农户手中回收秸秆1万余吨,变废为宝。这样一来,以往村民收割后不好处理的秸秆,便成为牛场的“宝”。“生态包袱”转眼变成了“绿色财富”。

  而牛场曾经头疼的粪污,在下坪乡的茶园也找到了新的用武之地。下坪乡是鹤峰县重要的有机茶产区,优质茶叶示范基地占地万余亩。陈功杰的牛场沼液、干粪除了免费供应给周边100余户农户,还提供给堰坪村、留驾村、石堡村1500余亩茶园使用。

  “我的茶园面积近500亩,为了保证产量与质量,每年需施肥3次,且要保证是有机肥,肥料是种茶的一笔主要开支。”下坪乡堰坪村村民周干成说,“知道牛场产农家肥后,我和陈老板联系,他当时就让我直接在沼液主管道上接通软管,随用随取,不要钱。”

  2024年,牛场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养殖粪污500吨,向周边农户提供有机肥200余吨,粪污处理达到无害化、全利用。曾经屡遭整改的牛场,如今成为种养结合、绿色循环的生态牛场。

  “牛场产生牛粪与沼液,供给果园、茶园、农田,农作物秸秆又可作为牛场的饲料与垫料。留驾村以牛为起点,‘串’起了一条循环农业链。”鹤峰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副主任易长华介绍,近3年来,全县坚持保供给与保环境并重,做好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治理,并以绿色生态为导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促进绿色种养循环发展。

  据悉,近年鹤峰县先后投入以奖代补资金2057万元,支持畜禽养殖户粪污治理57家,全县资源化利用率从78%提升到90%,其中规模养殖场畜禽养殖粪污处理设施设备配套率100%,资源化利用率100%。

  《光明日报》(2025年02月18日 04版)

[ 责编:孙琦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