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作者:魏南枝(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近日,美国政府启动了一项针对全球各国的新“对等关税”计划,要求相关部门确定与每个外国贸易伙伴的“对等关税”,表示美国的政策是要“减少庞大且持续的商品贸易逆差”,并解决与外国贸易伙伴之间“其他不公平和不平衡的贸易问题”。该计划试图以升级版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为联邦政府增加收入,其目的是迫使企业将生产环节转移回美国,提振美国国内产业和就业,被坚持“美国优先”的特朗普政府视为带领美国走进“黄金时代”的重要举措。
对此,欧盟称美国正在破坏具有约束力的国际贸易承诺,欧盟将“坚决即时”回应不合理关税;加拿大表示,“我们很失望”;印度、日本、韩国等表示,计划就“对等关税”与美国展开磋商。2025年的今天,以一国之力挥舞“关税”大棒,试图改变世界经济规律,重构所谓“对美国不公平”的国际秩序,恐怕只能是徒劳。
分配不公是美国内部失衡与分裂根源
对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来说,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天然地不公平。也正是这种不公平,导致旧有的国际秩序越来越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多的全球南方国家呼吁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应由各国共同塑造。法国总统马克龙就曾表示,全球南方国家正迅速对西方失去信心。
卡托研究所贸易专家林西科姆认为,美国政府的“对等关税”计划反映了“对全球经济运作方式的根本误解”。美国长期以来是其主导的国际秩序的最大受益者。从经济数据来看,美国保持着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地位。美国经济以服务业为主,消费对经济贡献率超过80%,长期实行低关税旨在吸引廉价商品以维持国内消费市场。这是美国的主动选择,而非受到“不公平待遇”。
然而,经济总量的增加并不意味着美国内部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公平地从中获利。美联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财富排名前10%的家庭拥有美国家庭总财富的67%,而财富排名后50%的家庭只拥有美国家庭总财富的2.5%,前者的平均财富拥有量是后者的1300多倍。近几年,美国通货膨胀恶化,2022年更是达到了40年来最高水平,超过9%。物价上涨幅度超过收入上涨幅度,给中低收入者的购买力造成了持久的损害,“低关税低物价”的岁月早已成为历史。
特朗普政府征收“对等关税”的理由看似是“追求公平”,实质上是向自己的部分支持者兑现诺言。这些支持者认为自己被现行国际秩序忽视或边缘化,认为全世界在剥削美国,认为发展中国家抢走了美国人的工作机会。与支持者们的欢呼交织在一起的是,反对者们的沉默或者抗议。
美国社会的分裂还在加剧,造成这种分裂的不是国际秩序,而是美国自身的分配不公。美国社会的分裂不仅在加剧国际秩序的不稳定性,而且在加剧美国自身的不稳定性。
金融霸权与制造业回流存在结构性矛盾
特朗普政府希望通过关税杠杆迫使其他国家接受美国主导的贸易规则调整,同时,通过抬高贸易对象的进口成本,在美国国内实现制造业回流和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美国之所以有底气用关税杠杆,是因为美国既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也拥有金融霸权。美国利用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向世界收取铸币税。对此美国尼克松政府时期的财政部长康纳利曾经傲慢地表示:“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麻烦。”
为了推动美元在全球流通,美国必须通过低关税购买各国商品,来向全球注入美元流动性,形成“商品输入—美元流出”的链条。哪怕2024年第三季度,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创下近30年来的最低值,也达到了57.4%,远远超过其经济总量的全球占比。近十多年来,美国的制造业产值有所增长,但制造业在美国经济的比重仍然持续下降。2024年,美国贸易逆差更达到创纪录的1.21万亿美元。
任何国家都是由不同群体组成,美国享受铸币税利益的群体与受害于贸易逆差的群体并不重合:前一群体的人数越来越少,拥有的财富越来越多;后一群体的人数越来越多,拥有的财富越来越少,并且通向前一群体的通道越来越窄。因此,主张贸易平衡、产业保护、制造业回流的声音越来越大。然而,通过强制推动贸易平衡实现制造业回流,必然加速去美元化趋势,危及美国的金融霸权。在这个意义上,美元是美国的货币,美元霸权却是美国产业工人的麻烦。
所谓新“对等关税”计划,与1890年的“麦金莱关税法案”颇有历史渊源。19世纪末的美国,是工业资本主义蓬勃发展,出口崛起、政府盈余充足并且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年轻美国。19世纪末的世界,是旧殖民主义横行,西方势力宰割非西方国家的世界。21世纪的美国,是金融资本主义泛滥,深受经济金融化、产业空心化、政治极化、社会撕裂困扰的老牌霸权美国。
哪怕世界各国认可美国的新“对等关税”计划,美国老旧的电网和基础设施,高昂的教育成本等,如何保障制造业回流所需?如何压低制造业部门的融资成本?如何提升制造业部门的利润?如何提升对资本投资制造业的激励……今日之美国非19世纪末的美国,今日之世界更非19世纪末的世界。历史会相似,但绝不会相同。试图以“对等关税”回归“黄金时代”,无异于刻舟求剑。
《光明日报》(2025年02月18日 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