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田野上的“科技范儿”】
光明日报记者 胡晓军 李玉兰 王洋
记者来到江西安义绿能农业发展公司,龚宇正在擦拭他的宝贝无人机。
他是一名农业无人机飞手,去年,他管护的新品种再生稻,两季亩产达到了2000余斤。
“春耕马上开始了,公司又新添了一批‘新装备’。”龚宇得意地摆弄着,“咔咔”几声,原本展翅的无人机,被折叠成一个方块。
记者满是惊奇,这和印象里笨重的植保无人机不一样。
“这无人机能折叠、更智能。走,咱去飞一下!”龚宇抱着无人机就往外走。
来到附近的田野,周遭立着电线杆,还有不少大树。龚宇说:“新装备可以自动起飞、降落、避让,不用人工控制。”
他拿出手机,设置好飞行速度、高度和每亩用药量……一揿“启动”,无人机呼啸着冲上天空,到了预定田块,便放慢速度,开始模拟喷药。手机上,一条条绿色飞行线不断延伸,实时显示着移动距离、药液存量……
龚宇介绍:“一个飞手,少的要管理几百亩田,多的要管上千亩。操作无人机只是基础,农业知识那才是关键——啥时候给田里放水、施肥怎么配比、作物怎么管理,样样都得精通!在我们公司,38个飞手作业面积40多万亩。”
《光明日报》(2025年02月19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