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二〇二四年度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公布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二〇二四年度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公布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2-22 01:5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济南2月21日电(记者宋喜群、赵秋丽、冯帆 通讯员李欢怡)20日,记者从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举行的2024年度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新闻发布会获悉,莱西市西老庄遗址、临沂市河东区毛官庄遗址、济南市长清区齐长城遗址、滕州市母祖山采石场遗址、阳谷县东张遗址获评2024年度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副局长孙波介绍,2024年全省考古工作量大面广,全年进行了2200多项田野调查和勘探、130多项考古发掘。此次评选出的五大考古新发现时间跨度大,从旧石器时代延续至各历史时期,几乎覆盖海岱考古的各个时间段,且考古项目理念新、学术性强,走在了全国田野考古的前沿。

  2024年度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涉及多个首次发现,填补了多项空白。临沂市河东区毛官庄遗址是沂沭河流域经发掘确认的第一座龙山文化城址,填补了本区域缺少龙山时期高等级聚落的空白;滕州市母祖山采石场遗址是山东地区首个发现且首次正式发掘的汉代专业采石遗存,同时也是全国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为平民丧葬服务的汉代采石场;阳谷县东张遗址填补了鲁西地区五代末期至北宋早期农村基层聚落考古空白,为全国同期聚落考古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其中,齐长城遗址为东周时期齐国军事防御系统,横跨山东中部,全长640余公里,是中国年代最早、体量最大的早期长城。在2008—2010年调查及2022年勘探基础上,2024年5月至12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济南市长清区广里村北段进行首次发掘,面积1100平方米。

  “本次发掘属于齐长城的首次主动性考古发掘,发现的早晚两期长城,理清了不同时期齐长城的构造特点和分布关系,为判断长城的建筑年代提供了直接证据,特别是早期墙体(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和晚期墙体(战国时期)的叠压关系,为齐长城的分期与功能演变提供了重要实证。从春秋到战国城墙建筑方式的演变,展示了中国长城从局部控制向整体成熟防御体系发展的轨迹。”项目负责人、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海岱考古编辑部主任张溯介绍。

  “2025年山东将通过持续推进考古研学活动,让更多的民众尤其是青少年走进考古遗址,努力将山东考古研学活动打造成公众参与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途径,使其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公众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山东省文旅厅考古处处长兰玉富说。

  《光明日报》(2025年02月22日 04版)

[ 责编:孙琦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