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刘小兵 光明日报通讯员 李永飞 释言
“在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上,我们每个人都要勇毅前行,不负青春、不负时代……”前不久,在火箭军某旅发射营举行的“号位故事会”上,教导员张平坤的总结发言赢得了官兵热烈的掌声。大家纷纷表示,要在接下来的比武活动中努力拼搏,为营队争光。
入伍多年的张平坤,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他坚持用习近平强军思想凝心铸魂,带领官兵创新形成“讲、读、评、创”学习模式,探索出党委委员讲理论、政治教员讲热点、普通官兵讲体会的“学、研、讲”路子,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被评为优秀政治教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同时,张平坤的军事素养也全面过硬,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被称为“能文能武的教导员”。
“随时能战、全时待战”是该旅练兵备战的常态。作为营教导员,张平坤认为,要让官兵在思想上“随时”“全时”做好准备,就要引导官兵坚持政治引领、强化使命担当、埋头苦干实干。
那年,张平坤担任发射营教导员。战士常少云因在一次任务中带领班组“拖了后腿”而非常自责,甚至产生了退伍的想法。张平坤知道后,一边解决他的思想问题,一边帮助组织科学练兵。一年多后,这个班组在全旅精准操作评比中获得第一名,还有4名战士获评等级号手。
盛夏,该旅合成训练考核到了白热化阶段,考核组设置各种敌情特情“一路追打”:营长“重伤”退出战斗、发射阵地屡被袭扰……营指挥所里,张平坤紧盯“战场态势”,迅速进行兵力重组、阵地转换,一套“组合拳”下来,该营官兵在复杂困难条件下圆满完成任务。考核组不禁称赞:“这个教导员,还真有两把硬刷子!”
其实,考核组对张平坤的能耐早有耳闻:当排长,不到一年就进入导弹专业技术骨干行列;当指导员,连续两年被评为等级号手;当教导员,积极发挥党委领战作用,带领党委“一班人”进行班组训练,党委委员人人取得作战指挥“资格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次考核组有意加大了合成训练考评难度,张平坤的表现果然没让他们失望。
“指导员、教导员,首先要当好指挥员;只有服务打仗、保证打赢,‘生命线’才能更具生命力。”张平坤深谙其理,他全面锤炼综合素质和能力,力争成为军事工作、政治工作“两个行家里手”。
某新装备列装后,每名官兵都面临多重考验。在多次对抗训练中,有一个专业班组连续“栽了跟头”,全班挠破了头也没想出破解之法,官兵士气受到影响。营连干部开展谈心、鼓劲、减压,可是效果并不理想。“只有把脉问诊找到‘病根’,才能开出立竿见影的‘药方’。”不久后,张平坤沉到一线,与班组一起抓专业学习、练武器操作,一点一滴补短板。经过勤学苦练,再次对抗交锋,该班组轻松突围,取得了优异成绩。
今年春节前夕,该旅组织了一年一度的表彰仪式,作为颁奖嘉宾的张平坤上台分享了自己这些年“用真情真心带兵育人”的感悟:把战士带成“刀尖子”,把全营攥成“铁拳头”。
年轻战士陆强,家境不错,刚入伍就惦记着“在部队干几年就退伍”。张平坤“靶向用力”,鼓励陆强发挥特长给大家讲授理论热点,又鼓励他参加上级组织的理论知识竞赛,最后陆强夺得第一名。陆强慢慢发生改变,坚定了强军报国的理想。后来,陆强步入成才“快车道”,不仅成为营里的训练骨干,还被评为优秀政治教员。
“带着你们跑步前进,我自己也在一起成长。”张平坤和官兵携手成长路,奋进向未来。这些年,连续获评军事训练一级个人、被表彰为全军践行强军目标标兵个人的张平坤,也收获了一份沉甸甸的“人才清单”:全营9人立功,70多人次通过职业资格认证,4人在上级比武中摘金夺银。
《光明日报》(2025年02月23日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