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数字化带来教育多维度深层变革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数字化带来教育多维度深层变革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2-25 05:2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专家视点】

  作者:吴战杰(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博士);钱冬明(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近年来,教育数字化战略持续深化,大中小学校纷纷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推进教学过程个性化、优化教学管理、提升学习效率,并为师生减负提供有力支撑。2025年DeepSeek大模型推出,通过算法优化提供了低成本、高性能的AI应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教育数字化,并非简单的技术升级,而是一场涉及教学理念、管理模式、教师发展等多维度的深层变革。

  夯实基座,深度应用

  经过多年发展,教育数字化取得显著成绩。目前,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互联网接入率达100%,学校出口带宽均在100M以上,实现无线网覆盖的学校数量超过21万所。99.5%的中小学拥有多媒体网络教室,总数量超过400万间。全国多数地区和学校建立了智慧教育平台,这些平台集成了教育资源、在线课程、学习管理等多种功能。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积极建设教育资源库、在线图书馆等资源系统。这些系统不仅包含了丰富的课程资源,还具有个性化学习推荐、智能答疑等功能。各类教育管理软件、学习App的不断涌现,为教育管理、教学实施和学习支持提供了保障。

  随着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快速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教育数字化的深度应用,数据治理成为教育行业的重要议题,教育部推出《教育部机关及直属事业单位教育数据管理办法》等管理办法。宏观层面,教育部通过对学生、教师、基础信息的宏观数据采集分析,充分研判国家的基本教育运行状态,为“双减”、教育均衡等在政策层面提供了良好支持。

  2021年,教育部批复上海成为教育数字化转型试点区,这也是国内首个教育数字化转型试点区。上海市在教育数字基座建设、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重点项目的建设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逐步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基础设施、数据基础和应用模式。

  通过教育数字化建设,全国在办学条件、资源供给、学生支持等层面推进了教育均衡。数字化平台让优质教育资源(如名师课程、电子教材、在线实验室等)突破地域限制,实现城乡、区域间的共享,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偏远地区师资短缺的问题。数字化转型带来以“三个课堂”为代表的混合式学习,减少了对传统课堂和教师数量的依赖,使教育更加灵活、更适应个体需求。通过数据分析,可以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学习方案,缩小学习差距。

  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为例,该平台整合了全国优质教育资源,为师生提供在线学习、教学管理、智慧评测等一站式服务。据统计,截至2024年5月15日,平台页面浏览总量已达405.40亿次。国家搭建教育资源平台,提供免费优质课程、名师课堂、虚拟实验室等,农村学生可以享受到与城市学生相同的教学内容。广州黄埔区在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的指导下,利用教育数据分析技术,开展学校数据治理的应用研究。湖南师范大学附属黄埔实验学校开展基于数据治理的课后430校内课程的精准建设策略研究,综合利用选课数据结合调查数据,对课程设置、资源分配、效果评估等问题开展针对性分析,初步实现了构建个性化课程体系、提高报课率、提升教学管理效能等目标。

  以数见人,赋能减负

  教育数字化从宏观上打通了全国教育资源在内容和信息供给层面的差异性,提升了整体的教育公平。在微观层面,随着数字化的快速推进,大数据赋能学生过程性精准评估,让教学过程有据可依。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数字化发挥了数字教育资源的小粒度、可重复学习特性,实现在干预过程中的“一人一策”“一人一课”,开发了分层教学、翻转教学等各种教学模式,有力促进了教育的个性化。

  个性化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减负。作业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关键问题。传统作业模式难以精准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部分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智慧评测系统的应用,使得学生能够获取个性化学习报告,精准定位知识薄弱点,优化学习路径,避免盲目学习。近年来,各地各校纷纷试点“智慧作业”系统,以个性化推送、智能批改等方式优化作业管理。上海市闵行区是首批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该区积极进行基于数据实证的教育督导评价变革的实践探索,从2010年开始探索基于平板和智慧纸笔的智能教学系统,构建“闵智”作业系统,增强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实现不同学生不同作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师可以利用智能平台快速掌握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系统分析的结果,精准调整教学策略。这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也使教师有更多时间投入教学研究和个性化辅导。

  全新的教育体系正在形成

  人工智能是未来科技发展的主旋律,不仅能赋能教育领域的各个应用场景,也必然加快学习的个性化发展。DeepSeek大模型通过算法优化提供了低成本、高性能的AI应用,同时通过开源策略大大降低了教育系统使用AI的成本。区域教育系统或者学校可以构建自己的个性化AI系统,实现本地数据的训练,构建本地知识与大模型融通的整体AI支撑系统。目前,通过个体数据训练,很多学校在尝试建立个性化的学伴和指导系统,同时通过AI建立教师评改助手、教研助手等。这些积极的变化将大范围、深层次地改变整体教育教学逻辑,构建更加人性化的教育系统。

  人类历史是个体通过社会信息交换构建群体知识体系,形成社群,建立分工系统的过程。近代规模化教育大大推进了知识大范围传播,建立全球化统一基础知识系统,为工业化提供了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持。随着智能革命的到来,传统的教育—知识传播体系需要深度改革。社会的人才需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创造性人才的重要性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知识传播扩散方面,AI构建了快速收集、训练、产出知识的全新路径,知识传导性的教育底层合法性被突破,一种全新的教育体系在未来几年内将快速形成。随着社会需求侧拉动及AI能力供给侧的推进,未来的教育将成为突出个体创造性培养的个性化、智能化系统。

  《光明日报》(2025年02月25日 13版)

[ 责编:王文韬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