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知识产权激活创新动能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知识产权激活创新动能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3-29 02:4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王美莹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知识产权服务业是助力创新的重要力量。在国家知识产权局3月28日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该局相关负责人围绕优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激发社会创新活力等话题介绍有关情况。

  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目前,全国29个省(区、市)已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77家,快速维权中心48家,总计125家。保护中心服务的产业领域涵盖全部战略性新兴产业,地域范围覆盖18个万亿级产业集聚区和173个千亿级产业集聚区。各中心总计备案企事业单位18.6万家,其中民营企业占比超80%,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约6500家,外资、合资企业超过8000家。

  “这些中心是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的重要载体。”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司长郭雯介绍,2024年,各中心共受理知识产权维权案件15.4万件,结案14.3万件,平均结案周期在2周以内;受理专利预审请求34.5万件,预审合格后授权的发明专利平均授权周期在3个月以内。

  “今年,我们将深入实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优化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数量布局,制定高质量推进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政策文件,全面加强涉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主任衡付广说。

  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知识产权在对内激励创新、对外促进开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4年,全国共办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7.2万件,其中涉及民营企业的3.7万件,占比51.4%;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组织受理案件近14万件,服务民营企业15.7万家。今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加强专利侵权纠纷行政案件的办理,继续优化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

  “我们将加大对民营企业原始创新的保护力度,发挥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作用,为创新主体提供知识产权保护‘一站式’综合服务。”郭雯举例道,杭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主动对接服务以“杭州六小龙”企业为代表的初创型民营企业,在专利预审、商标预警、专利分析等方面提供支持,加快重要创新成果专利布局,助力相关企业创新发展。

  据悉,2024年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地方分中心、产业分中心累计为各类企业提供服务886次,帮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41.5亿元。

  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保障

  “知识产权是激励创新的催化剂、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在服务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制度供给和技术供给作用。”衡付广认为,与此同时,人工智能也将有效赋能知识产权全链条工作,促进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王培章表示,今年是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的决胜之年,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将探索运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对专利转化运用情况进行深度分析,提高供需匹配精度和转移转化效率。

  今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衡付广表示,该活动将向公众宣介人工智能在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审查质效等方面的促进作用,为各类创新主体和经营主体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

  《光明日报》(2025年03月29日 04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