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刘岩 李春剑 董城
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之一,2025中国科幻大会3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石景山首钢园举办。大会以“科学梦想 创造未来”为主题,聚焦科幻产业发展,加速科幻产业生态构建,充分展示科幻产业近年来的建设成果。
大会坚持在专业化、国际化、前沿性和广泛性方面加强统筹谋划和资源联动,突出科幻科技交流和创新成果展示,搭建科技界、文化界、产业界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推动重要项目合作和人才、机构落地。
开幕式上,一场科幻主题秀向观众展示了科幻与科技、科幻与生活、科幻与未来的无限可能,科幻大会数字人“幻幻”乘坐飞行器从屏幕中飞出,变身为具身智能机器人,走到大会主持人身旁与其亲切互动。机器人流畅的动作、自然的神态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
中国首部在太空拍摄的实景电影《窗外是蓝星》也在本次大会上发布,影片通过沉浸式太空视角的地球画面(如极光、山脉、海洋等),以及航天员在空间站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场景(如科学实验、太空健身等),带领观众沉浸式体验中国人的太空旅程与航天员真实的内心世界。
开幕式外,多场活动同样吸引了不少观众。同期举办的2025北京科幻嘉年华,打造了“时尚+酷玩”的科幻体验。现场,做俯卧撑的具身智能机器人、灵活行走的智能机器狗、“白帝”乙型隐身空天战机模型、沉浸式VR交互体验、与智能机器人下一盘象棋……场馆里处处充满了既现实又科幻的场景,让观众沉浸其中,尽情探索“未来”。
不远处,一名舞者竟与空中的立方体在音乐下共舞。一人多高的立方体,没有绳索牵引、没有轨道引导,在空中自由升降、旋转,实现了“零重力”的视觉效果。
当前,数字技术、具身智能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应用,正推动科幻变为现实。本届科幻大会强化科技办会,并注重科技和文化融合应用,将大会打造成充满未来感的沉浸式展示空间。
据统计,目前北京市集聚了近800家科幻企业,2024年产业规模达480亿元,以北京石景山首钢园为代表的科幻产业集聚区加速成形,北京科幻产业“一核多点”布局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光明日报北京3月31日电)
《光明日报》(2025年04月01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