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良好生态赋能高质量发展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良好生态赋能高质量发展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4-02 02:2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专家视点】 

  作者:杜仕菊(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命题,二者本质上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体两面。如今,两者的关系已从“零和博弈”演进为“共生共荣”,这个过程本质上也是人类文明形态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跃迁的实践探索。上海金山区的实践,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以绿色动能驱动产业升级,正是当下中国奋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以良好生态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范例。

  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实践证明,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能够挖掘和培育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和后劲。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新路径,利用自然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壮大“美丽经济”,这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有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导,各地都因地制宜进行实践,如福建宁德,依托良好的资源禀赋,拓展生态富民新路径,森林旅游、康养等新兴产业成为林业经济新增长点。

  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新质生产力具有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特征,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将更好集聚资源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符合高效、智能、绿色、可持续等特征的新业态新模式,实现以高水平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如苏州工业园区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资源化利用率达98%,年节约用水成本超2亿元。

  通过制度创新构建长效保障机制。通过完善相关机制,协同推进本区域内部的产业升级,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推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基础。这需要将政府主导的“有形之手”、市场驱动的“无形之手”与社会参与的“共建之手”深度融合,使生态赋能高质量发展取得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从“愿景”到“常态”的跨越。

  坚持系统观念促进效果的“涌现”。生态赋能不是简单的“生态+经济”叠加,而是通过系统重构实现发展范式的根本转变。生态优势转化需统筹资源保护、产业升级、制度创新等,避免单一维度推进;需要注重系统的动态性构建,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间寻求“绿富同兴”。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任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基层参与和政策保障齐头并进,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需求从群众来、成果由群众共享、发展靠群众推动;既回应了当前的民生关切,又通过制度设计确保可持续发展,实现了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提供了新范式,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样本。

  《光明日报》(2025年04月02日 05版)

[ 责编:王蕾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