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文化中国行】山东菏泽:东明粮画进课堂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文化中国行】山东菏泽:东明粮画进课堂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4-02 02:4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文化中国行】

  光明日报记者 赵秋丽 光明日报通讯员 刘冉

  “这是真的粮食吗?”

  “这跟我们平时画的画看起来不太一样啊。”

  “吃的东西还能作画呢?我也想试试!”

  …………

  日前,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传承活动在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解放路实验学校上演。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东明粮画传承人走进课堂,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之旅。

  东明粮画又称“福籽绘”,是中华粮画艺术的一个流派,是一种用五谷杂粮拼粘而成的传统民间工艺画。东明粮画巧妙地利用各种五谷杂粮的天然形状和颜色,天然环保,充满乡土气息,更有“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的美好寓意。

  课堂上,非遗传承人韩国瑞为学生展示了《菏泽牡丹》《十二生肖》等作品,激起了学生们的浓厚兴趣。在体验环节,韩国瑞为学生们准备了很应景的“粮画制作”模板和工具,带领着学生们一起制作,让他们亲身感受了一次东明粮画制作。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将一粒粒粮食粘贴在画板上,每一次尝试都充满了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热爱。非遗走进课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让非遗文化在校园中生根发芽,绽放新的光彩。

  “种子种在地里会长出生命,放在纸上就变成了美丽的画。粮画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制作起来是很复杂的。这次能把非遗文化带到校园里来,我很开心也很荣幸,希望能尽我自己的力量让非遗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韩国瑞说。

  “我们还将科技和艺术进行叠加,历经一个多月的精心打磨,进行粮画动画的创作,最终确定以‘五谷绘山河’为核心意象,将传统拼贴技艺转化为数字动画语言。”韩国瑞介绍,在流动的画卷中,小米、红豆、芝麻等数十种粮食颗粒被赋予灵动的生命,时而如星雨倾泻,时而若麦浪翻腾,在虚实交融的意境中演绎出“春华秋实”的农耕诗篇。

  这项在黄河边上“成长”起来的非遗项目,不仅承载着“敬天惜粮”的生存智慧,更讲述了农耕大国的璀璨历史。

  《光明日报》(2025年04月02日 09版)

[ 责编:王蕾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