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用专业与汗水书写中国担当——中方救援队伍完成使命自缅甸回国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用专业与汗水书写中国担当——中方救援队伍完成使命自缅甸回国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4-11 04:0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记者连线】

  光明日报驻仰光记者 陈晓阳

  4月9日,在结束了为期10余天的国际救援任务后,以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为主要骨干的中国救援队、由中国军队参与组派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和中国香港特区救援队乘坐4架中国空军运-20飞机从缅甸首都内比都启程回国。临行前,缅方在社会福利和救济安置部专门举办感谢仪式,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副主席梭温出席并致感谢信。

用专业与汗水书写中国担当——中方救援队伍完成使命自缅甸回国

中国援缅第五批紧急人道主义地震救灾援助物资运抵仰光国际机场。陈晓阳摄/光明图片

  当日凌晨,4架运-20飞机陆续抵达内比都国际机场。随机抵达的还有中国政府向缅甸提供的第四批紧急人道主义地震救灾援助物资,包括1248顶帐篷、10000个蚊帐、9000块防水布和4000条睡袋,总重量超过102吨。中方救援队员还将自身使用的帐篷及食品等物资捐赠给了灾区民众。此次行动创下了中国首次同时调派4架运-20执行国际人道主义救援任务的先例。9日下午,中国援缅第五批紧急人道主义地震救灾援助物资也运抵仰光国际机场,包括266顶帐篷、20000个蚊帐、9000块防水布和2000箱方便面,总重量超过91吨。

  3月28日,缅甸突发7.9级强烈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基础设施损毁。截至目前,缅甸强震已造成3649人遇难、5018人受伤,另有145人失踪。地震发生后,中方迅速组织救援力量赴缅施援。在内比都及震中曼德勒地区开展救援行动期间,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湖南岳麓蓝天救援队、中国救援队、中国国际救援队以及中国香港特区救援队等多支力量通力协作,先后在内比都一家医院、曼德勒佛学礼堂、长城酒店、天空公寓和金色乡村酒店等地成功营救出9名幸存者,其中包括一名孕妇、一名女童和一名被困125小时的男子,为灾区民众带来生命的希望。

  与此同时,中国民间救援力量也积极投入此次救援行动。浙江公羊救援队、深圳公益救援队、厦门市曙光救援队、杭州红十字狼群应急救援队、湖南岳麓蓝天救援队、北京绿舟救援队、河北蓝天救援队等10支社会应急力量在应急管理部协调引导下齐心协力、并肩作战,在搜救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中国救援力量共搜寻到59具遇难者遗体,搜索排查28.7万平方米的房屋建筑和重要基础设施,为受灾群众开展义诊2000余人次,在搜救、医疗救助、物资发放等方面展现了专业素养和人道主义精神。

用专业与汗水书写中国担当——中方救援队伍完成使命自缅甸回国

工作人员在运送援助物资。陈晓阳摄/光明图片

  救援行动期间,中方救援队两次受到缅甸领导人敏昂莱的慰问。敏昂莱在内比都欧达拉蒂利医院慰问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全体成员,对医疗队震后第一时间到缅救援表示感谢。之后,敏昂莱专程来到曼德勒中国救援队伍营地,慰问中国救援队、中国国际救援队、中国香港特区救援队全体成员,对中方救援队伍震后到缅全力救援表示感谢。敏昂莱说:“中国救援队伍远道而来提供支持,正是两国胞波情谊的生动体现。”

  除救援行动外,多家在缅中资企业和民间组织也积极驰援灾区重建工作。国家电投集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万宝矿产有限公司等中资企业纷纷伸出援手,累计捐赠价值逾百万元人民币的急需物资,为当地灾后重建和民生恢复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昆明植根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等民间组织在曼德勒等地开展社区供水等实用项目,切实改善灾区民众的生活条件,彰显了中缅两国人民间的深厚情谊。

  此次缅甸地震救援行动中,中方救援队伍争分夺秒、不分昼夜、克服困难、科学施救,用专业与汗水书写了中国担当,展现了中国速度、中国温度,赢得了缅甸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赞誉。在缅中资企业和民间组织对灾区的倾力支援,更向国际社会展示了“和衷共济、守望相助”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光明日报仰光4月10日电)

  《光明日报》(2025年04月11日 12版)

[ 责编:茹行止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