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一季度主要经济运行指标显示——国民经济实现良好开局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一季度主要经济运行指标显示——国民经济实现良好开局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4-17 03:4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来自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的报道】

  光明日报记者 董蓓

  国家统计局4月16日发布的国民经济运行主要指标数据显示,一季度,各地区各部门着力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政策效应持续释放,生产供给较快增长,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国内需求不断扩大,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国民经济实现良好开局,高质量发展向新向好。

  在4月16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表示,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有效需求增长动力不足,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还需巩固。下阶段,要实施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积极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推动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持续向好。

  起步平稳,高质量发展向新向好

  “一季度,国民经济起步平稳、开局良好,高质量发展向新向好,彰显了中国经济强大的韧性和潜力。”盛来运表示。

  增长稳中有升。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增速高于去年5%的增速,也高于去年一季度5.3%的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延续了去年以来持续稳中向好、稳中回升的态势。

  国际收支状况良好。一季度,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偏弱,但我国进出口保持基本平稳态势,一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1.3%,出口增长6.9%;1至2月份,服务进出口增长9.9%;3月末,外汇储备余额保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

  在实现量的合理增长的同时,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高质量发展向新向好的大势没有改变。众多科技成果不断突破,带动一季度高技术产业加快成长。一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绿色发展持续推进,一季度,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

  前期出台的宏观政策和今年以来扩容加码的增量政策叠加发力,有效扩大了需求、促进了生产、激发了活力、增强了信心。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5%,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升。一些实物量指标显示生产要素支撑作用在增强——一季度货运量同比加快,3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7.4%,有力有效支撑了经济回升向好。

  消费在政策推动下持续改善

  消费不仅关系民生福祉,也关系经济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把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需求列为今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之首。《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印发,为进一步提振消费提供了政策保障。“从当前情况来看,这些政策正在持续发挥作用,效果较为明显。”盛来运说。

  数据显示,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总额达12.5万亿元,同比增长4.6%,比去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且在逐月回升。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9%,比1至2月份加快1.9个百分点,表明市场销售稳步回升。

  在“两新”“两重”政策支撑下,电动自行车、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等新扩围的产品销售增速非常高,相关消费品保持两位数增长,反映出市场销售状况不断好转。盛来运介绍,一季度,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6.9%,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1.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9.3%,家具类增长18.1%,仅这四项就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个百分点。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4月8日零时,消费者累计购买12大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3571万台,发起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208.5万份,有力促进了消费的回升。

  服务消费方兴未艾。一季度,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与消费结构升级相关的消费增长更快,保持两位数增长。受春节、清明节等假期影响,出行人数大幅增加,出行相关的服务消费保持两位数增长,一季度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5.4%,占全部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达43.4%,比去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

  实现既定发展目标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

  “从短期来看,美国加征高额关税会对我国经济和外贸带来一定压力,但是改变不了中国经济持续长期向好的大势。”盛来运指出,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外部挑战,实现既定发展目标。

  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的积累和发展,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连续15年稳居第一制造业大国地位,产业体系完整、配套能力强,经济发展底盘稳、基础牢。同时,中国有14亿多人口,市场规模巨大,人均GDP超过1.3万美元,正处在消费升级的关键阶段,市场成长性好,无论是投资还是消费空间都非常大,将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发展。

  依托于产业配套体系,我国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近几年,我国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构建贸易多元化格局,成效明显,目前已与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贸易伙伴。另外,我国积极推进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今年一季度,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同比增长7.2%,货物进出口额占全部进出口额的比重超过50%,多元化市场格局正在形成,这意味着我国对某一个国家单一出口市场的依存度在下降。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持续转型升级,原来依靠投资和出口带动的发展模式发生根本改变,依靠内需和创新驱动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正在形成。过去五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80%。去年,“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8%左右,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0%左右。新动能不断成长,有利于增强中国经济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光明日报》(2025年04月17日 04版)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