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靳铃涵)5月8日,由中国版权杂志社主办,腾讯音乐娱乐集团、腾讯音乐研究院、中国企业报财经研究院共同协办的中国版权共享课堂&E法数字音乐论坛在北京举办。众多业界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共120余人出席论坛。
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孙宝林在致辞中表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更是谋篇布局“十五五”发展蓝图的关键之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数字中国”这一宏伟目标,国家版权局印发的《版权工作“十四五”规划》也强调了版权工作对创新型国家建设和文化强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作用。当前,版权在数字音乐版权产业链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构建健全的版权保护和服务机制,对于维护音乐市场健康发展、推动文化强国建设、发展数字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孙宝林提出,要加速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优化版权服务体系、加快文化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等倡议,并呼吁与各方携手一道,聚焦数字中国战略目标,为积极探索构建数字音乐版权可持续发展新生态的路径与方法,共同探寻数字音乐版权保护的“中国方案”。
《中国企业报》执行副社长张有义在致辞中指出,在“十四五”期间,我国数字音乐市场正版化率跃升至98%,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彰显出了版权保护为行业注入的强大动力,并回顾了我国数字音乐产业历经从盗版猖獗到实现正版化发展、从全球规则的跟随者转变为参与者的重大蜕变。他呼吁,在“十五五”新征程中,借助区块链、AI等技术筑牢版权保护墙,探索人机协同创作中的权益分配机制,共同谱写数字音乐高质量发展的新乐章。
中央宣传部版权管理局原副局长段玉萍指出,2015年国家版权局相关通知发布后,数字音乐版权秩序明显改善,但目前仍面临诸多问题,如法律规范细化不足、侵权盗版时有发生、授权模式有待优化以及AIGC带来新挑战等。针对这些问题,她提出,数字音乐平台必须坚持先授权后使用原则,保证使用数据真实公正,进一步理顺授权模式;集体管理组织要扩大会员代表性、加强新技术应用、完善收费分配机制;管理部门要加强行业监管、打击侵权盗版、规范授权模式等建议,以推动数字音乐产业健康发展。
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副总干事范永刚在发言中指出,我国数字音乐用户规模庞大且持续增长,应用场景丰富。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开创的“主渠道合作模式”保障了原创词曲作者的合法权益,推动了网络音乐平台的合法化。他对当前数字音乐产业版权保护方面提出以下建议:当前短视频、直播侵权严重,需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强化平台监管;多方共建网络音乐平台使用数据监管机制;规范国际版权公司授权行为;提高国内版税收入比例。此外,他呼吁,未来充分发挥音乐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优势,多方共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数字音乐版权保护秩序。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熊文聪从社科法学与法教义学视角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与音乐版权问题。他指出,AIGC改变以往音乐生成的稀缺性,其可版权性可能会引发排他性独占,而海量的人工智能模型数据授权会带来高昂的交易成本,目前这些问题在实践中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现场通过解读各国裁判案例的研判思路与差异,阐释了别国经验做法对我国的本土借鉴与思考。他认为,探索新技术所带来的新问题,有助于反思和澄清对法律既有概念、规则和原理的理解和认知,进而推动各方达成共识。
腾讯研究院秘书长张钦坤在发言中探讨了AIGC模式下的版权侵权类型和平台责任关注。他指出,AIGC服务提供者版权注意义务应当从直接侵权和间接侵权场景出发进行类型化分析。从防范化解社会整体版权侵权风险、强化权利人利益保护以及促进保障新产业与新技术发展角度,他提出,AIGC服务提供者版权保护措施可履行“成本合理、技术可行”的注意义务,设定科学的事前、事中、事后体系,在促进技术创新与保障权利人利益间寻求动态平衡。
腾讯音乐娱乐集团资深版权合规总监黄洁指出,AI在数字音乐领域的应用带来新机遇,如海量内容生产、个性化推荐等,但也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知识产权合规、内容安全合规、数据合规、算法合规和网络安全合规等问题。她强调,AI时代的版权治理需从多维度进行全面规范,积极探索应对策略,建立风险防控的合规体系。
会上,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音乐传播教研室主任、教授李小莹带领团队发布《中国数字音乐平台发展报告(2024—2025)》,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对数字音乐产业的重要影响。报告指出,AI技术通过音频指纹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方式,为音乐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显著减少了盗版损失。同时,数字音乐平台正从传统的音乐聚合服务模式向智能化、个性化与多元化方向转型,用户逐渐成为音乐生态的积极参与者。AI技术的应用不仅推动了音乐创作的智能化转型,还催生了音乐创作、推荐、交互等全链路创新。李小莹强调,AI赋能下的数字音乐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版权归属和保护的新挑战,需要明确AI生成内容的版权归属,推动形成AI版权保护框架,为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的法律预期。
圆桌讨论环节,与会嘉宾围绕“人工智能与数字音乐版权治理”这一热点话题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专家一致认为在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下,如何在保护版权的同时促进技术创新和音乐产业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从不同角度出发,分享了各自的观点和见解,为推动数字音乐版权治理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方向,也为未来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中国版权杂志社社长、总编辑李劼在总结发言时指出,数字音乐版权保护与运用是推动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中国版权共享课堂将持续关注版权问题,宣传版权知识,营造尊重版权的氛围。中国版权杂志社将与业界携手,聚焦文化强国建设,强化音乐版权保护,推动数字音乐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创作者权益,为中国版权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