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作者:王 萍(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拉丁美洲研究中心教授,中拉技术转移中心拉美研究院执行院长)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多重风险交织叠加,各国唯有团结合作,才能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全球发展繁荣。5月13日,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恰逢中拉论坛运行十周年,是中拉关系史上又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经过十年悉心耕耘,中拉论坛机制已成为中拉平等对话、互利合作的重要平台。
4月29日,在巴西圣保罗州里贝朗普雷图市举行的2025年巴西农业科技展上,参观者观看大疆农业无人机的喷洒演示。新华社发
中拉关系平稳快速发展
十年来,中拉高层互访频繁,元首外交产生了重要政治引领和政策推动作用。中国创造性提出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和与拉美共建“一带一路”,为深化中拉各领域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习近平主席先后六次访问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为引领中拉关系发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实现了中拉关系前所未有的跨越发展。
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访问拉美四国期间深入阐述了“中国梦”与“拉美梦”的关系,提出了中拉要构建携手共进的命运共同体。在这一基础上,中拉领导人在2014年共同宣布中拉要建立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要正式成立中拉论坛。2015年1月,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召开,通过了系列重要成果文件,为中拉关系的发展创造性地搭建了合作平台。
元首外交推动了第二届中拉论坛的举办,将中拉合作与“一带一路”紧密联系起来,以与拉美国家共建“一带一路”为举措推动中拉关系走上新的阶段。拉美国家同样深刻意识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代表着区域合作的新机遇,对共建“一带一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强烈意愿。这一有利条件为2018年在智利召开的第二届中拉论坛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在这届论坛上,会议通过了《圣地亚哥宣言》《“一带一路”特别声明》《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合作(优先领域)共同行动计划》三份文件。自此,中拉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推动双方合作的重要抓手。
十年来,中拉关系在元首外交的引领下,经历了世界变局的历练与考验,突破艰难险阻,取得一系列成就,得到了平稳快速发展。在双方的精心培育下,中拉论坛已经从一棵稚嫩幼苗长成挺拔大树。
中拉论坛十年耕耘结硕果
中拉论坛成立十年来,双方携手并肩,相互支持,在政治、经济、国际事务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在政治上,中拉高层往来频繁,政治互信日益深化。中拉双方在涉及各自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中国一向坚定支持拉美国家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正义斗争,支持拉美国家积极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拉美国家也坚定支持中国在涉及核心利益问题上的立场。
在经济上,中拉经贸合作持续深化,利益融合更为紧密。在贸易、投资和金融三大引擎的推动下,中拉经贸关系已成为中拉关系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中国已连续多年保持拉美地区第二大贸易国地位,是巴西、智利、秘鲁、乌拉圭第一大贸易伙伴。2024年中拉贸易额突破了5000亿美元,是21世纪初的40倍。中国也成为拉美主要投资来源国。同时,近年来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拉基础设施合作高歌猛进,既解决了制约拉美国家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也极大改善了当地社会和民生现状。中拉金融合作水平迅速提升,助力融通发展。350亿美元的对拉一揽子融资举措,包括对拉优惠性贷款、中拉基础设施专项贷款、中拉合作基金等,惠及20多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80多个民生项目。中国还分别与巴西、阿根廷、苏里南、智利签署了本币互换协议,并在阿根廷和智利分别设立了人民币清算银行。
在国际事务上,中拉共同担当道义,相互支持。中拉同属发展中国家,双方在全球治理、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等重大国际问题上持有相同或相似立场,风雨同舟、携手共进。中拉合作有平等相待的底色、互利共赢的动力、开放包容的胸怀、造福人民的追求,这使得中拉合作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携手迈向下一个美好十年
十年来,中拉合作历经风雨,已经形成了携手共进的命运共同体。当前国际形势不断加速演进,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需要中拉更加紧密地团结协作,共同应对国际风云的变化和挑战。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作为全球南方的重要成员国,为了实现独立、自主、发展振兴和公平正义,更应携手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维护国际规则与秩序。
为此,习近平主席在此次论坛上宣布中方愿同拉方携手启动“五大工程”,包括团结工程、发展工程、文明工程、和平工程和民心工程,为中拉关系未来如何深化合作以及中拉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提出了构想和举措。
具体来说,团结工程将在原有的中拉高层互访的基础上,深化与拉方政党干部的交流,每年邀请300名拉共体政党干部来华交流治国理政经验。这将进一步提高双方战略互信,夯实中拉命运共同体,是中拉共谋发展振兴的根本。
发展工程则强调在原有中拉经贸务实合作基础上,把中拉合作与全球发展倡议结合起来,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深入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深化基础设施、农业粮食、能源矿产等传统领域合作,拓展清洁能源、5G通信、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合作,实施中拉科技伙伴计划,实现中拉经贸合作从传统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展到新兴产业和新兴技术领域,中拉科技合作无疑将成为未来中拉合作的重点领域。
文明工程和民心工程将在原有人文交流基础上,与全球文明倡议相结合,通过举办中拉文明对话大会、“拉美艺术季”,加强在联合考古、古迹遗址保护与修复、博物馆展览等文化遗产领域交流合作,开展古代文明研究,合作打击文化财产非法贩运等行动,将中拉文化交流上升到文明交流层面,尊重人类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的共同价值。
和平工程则是以全球安全倡议为出发点,为中拉合作提出的又一创新举措。由于中拉面临着诸多相同或相似的安全挑战,因此加强灾害治理、网络安全、反恐、反腐败、禁毒、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等方面的合作,努力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十分重要。这也是中拉首次将安全合作纳入未来合作的重要领域。
在上述五大工程中,团结工程是提升战略互信的根基,是深化中拉关系的必要条件,发展工程、文明工程、和平工程、民心工程是实现中拉高质量合作的重点领域,是重要抓手。这五大工程不仅体现了三大倡议所蕴含的中国智慧,也反映出中拉合作领域进一步扩大深化,呈现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发展局面,使中拉命运共同体更加具象化,为中拉合作迈向新的美好十年明确了鲜明方向,奠定了坚实基础,注入了强劲动力。
《光明日报》(2025年05月20日 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