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晒晒咱的镇馆之宝18】金代铜坐龙:一只“混血”龙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晒晒咱的镇馆之宝18】金代铜坐龙:一只“混血”龙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7-22 02:3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晒晒咱的镇馆之宝18】

  光明日报记者 张士英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胡沛然

  当宋代《尔雅翼》以“角似鹿、头似驼、项似蛇、鳞似鱼……”勾勒中原地区龙的形象时,白山黑水间的金朝宫阙深处,一尊集麒麟、狮子、犬等多种动物形象的铜坐龙,则展现出女真民族对“何为龙”的独到见解。

  走进黑龙江省博物馆,只见这尊龙是麒麟头、蛇身、鹰爪、卷鬣,全身光滑无鳞,头颈微扬,肩背前弓,左前腿翘起,踏着一簇卷曲的祥云,迥异于唐宋时期中原地区常见的卧、旋、盘、腾等形态。

  这尊“混血”龙,讲述着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故事。“它曾是金代皇室的御用器物。女真民族长期以渔猎为生,常伴左右的猎犬和头顶盘旋的‘海东青’渐渐成了他们鲜明的文化符号,并被融入铜坐龙的形象中。”黑龙江省博物馆历史研究部副主任张伟介绍。

  随着与汉族不断地沟通交流,龙的身影伴着中原文化逐渐潜进金朝皇宫,成了金代王权的象征之物。范成大《揽辔录》中记载,他出使金中都时,望见宫殿内到处有龙柱、龙旗、龙水屏风,足见金代帝王对龙的喜爱。

  1965年深秋,铜坐龙出土于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南城村外,这里曾是金上京会宁府的皇城,距宫殿遗址400余米。

  那么,铜坐龙到底曾装饰于金朝皇宫的何处呢?解谜的“钥匙”,或许就藏在它自己的身上。张伟引导记者自下往上看,在铜坐龙的右前腿、尾部及祥云处看到有“订书钉”似的扁锭残迹,“这是为它连接固定而铸”。考古学家据此推测,它或许曾站在殿前幄帐顶端,静观来来往往的宋辽使臣;或许曾是车辇上的装饰之物,随着仿照宋制典章搭起的帝王銮驾,巡狩于北疆的广袤国土;或许曾是廊道栏杆上的望柱头,听着文臣武将凭栏时的运筹帷幄……

  当我们仔细端详这尊铜坐龙,它微微张开的嘴,似闭非闭的眼睛,好像正抒发着一种悠然自得、豁达昂扬的心境——也许有“多族血脉铸我身”的骄傲,也有看到如今各民族间相亲相近的欣慰吧!

【晒晒咱的镇馆之宝18】金代铜坐龙:一只“混血”龙

金代铜坐龙 黑龙江省博物馆供图

  《光明日报》(2025年07月22日 01版)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