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作者:马维林(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党委书记、特级教师)
高中扩容为高中教育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普通高中要改变“千校一面”的办学模式,以多样化发展激发办学活力,营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高中办学新格局。作为长期在高中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认为,部分高中与教师对扩容的意义认识不足,一些高中学校更多是从办学基本条件和教师数量等显性条件来应对高中扩容,对高中扩容背景下学校教育功能的变化与教学方式转型的方向认识不够。
在我看来,高中扩容要求普通高中重新思考办学定位,让教育回归全面育人的根本。要正视扩容后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内部学生之间的差异,认识到高中阶段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例如,在普职比大致相当的阶段,普通高中学生的主要发展通道是高考,高中教育主要是为升学做准备,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普通高中阶段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功能。事实上,扩容为学校加强特色发展提供了良好时机,高中教育需要摒弃过去单纯为学生升学服务的认识误区,进而走向多样化发展的办学格局。
我与一所有3000多名学生的县中校长交流时了解到,当前部分县中已经开始重新规划办学方向——既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扎实学业基础,也做好学生生涯指导,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如改变过去只面向高考的单一发展格局,根据学生发展特长和意愿,面向职教高考为一部分学生提供综合课程,拓展学校办学空间和学生发展可能。
换个角度来说,高中扩容为更多学生全面拓展素质与能力提供了机会,对其终身发展至关重要。对此,很多学生家长已有明显的观念转变,他们告诉我:“高中扩容可以让更多学生上高中了,我们都很高兴,也没以前那么焦虑了,希望孩子除了会做题外,还能经历更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生活,综合素质与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就读高中的机会增多,亦利于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缓解社会教育焦虑。长期以来,由于高中招生规模有限,无法满足更多学生和家长接受优质高中教育的期待,这也间接导致义务教育阶段过分凸显升学考试功能,而忽略了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和全面性,导致学生学习负担沉重、睡眠不足,身心发展受到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高中扩容有利于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双减”政策,从而进一步发展素质教育,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与涌现创造出更大空间。
当然,更需要强调的是,高中扩容既要注重“体量”,更要聚焦“质量”。普通高中应通过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加强普职融通,构建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需求的教育体系。高中学校可以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传统办学特色,探索建立科学高中、艺术高中、人文高中,还可基于创新人才贯通培养与义务教育学校组建教育集团,加强人才一体化培养的课程衔接。
我国近60%的高中学生在县级中学,因此,在高中扩容背景下,县中如何高质量发展同样备受关注。笔者所在的学校便是这样一所县中,面对高中扩容的发展机遇,学校对接江阴经济转型和城市创新发展战略,与高校及企业深度开展合作,共建一批社会实践基地,旨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引导学生在未来职业选择与服务城市发展之间找到结合点。
今年高二年级3名学生参加了校企联合组织的“绿色能源与江阴未来”研学项目,他们对学校灯光照明系统进行设计,摘取了校园创新大赛年度冠军。在赛后交流中,他们告诉我,希望未来可以学习生态环保类专业,学成后要为建设家乡作贡献,听到这些话,我很欣慰。
《光明日报》(2025年07月22日 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