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宫辞)7月21日,首届全球发展公共政策青年创新大赛决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来自全球六大洲15支决赛队伍和15支观摩队伍的86名青年齐聚北京,围绕“粮食安全与消除贫困”主题,共享青年创新经验,共商公共政策改进方向。《全球发展·青年方案——粮食安全与消除贫困》赛事成果集在现场发布。
2025年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成立80周年,也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10周年。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核心环节,“粮食安全与消除贫困”依然面临严峻挑战。“青年与创新是天然的伙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与领导力发展中心学术委员会联席主席弗朗西斯·高锐在视频致辞中指出,“我们亟需在青年群体中寻找解决这两大问题的灵感和动力,以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在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指导下,中国人民大学创办“全球发展公共政策青年创新大赛”,围绕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2022-2031年战略框架》的20个重点领域,邀请全球知名高校青年大学生以组队提案的方式,深入探讨全球发展公共政策热点、难点,并从青年视角提出政策创新和解决方案。大赛吸引了来自全球六大洲55个国家和地区、200余所高校的384支提案团队参与,参赛青年逾1400人。
决赛现场,15支决赛队伍轮番登台,进行决赛提案展示与答辩,围绕提案展开陈述、接受专家提问和点评。15支观摩队伍针对提案内容与决赛队伍进行提问互动。用AI、物联网为粮食作物增产“植入绿色芯片”,用区块链技术解决食物匮乏问题,农村金融创新、农业绿色转型、营养健康、中医药合作……全球青年扎根泥土、书写政策建议,让“小切口”撬动“大变革”。
值得关注的是,《全球发展·青年方案——粮食安全与消除贫困》赛事成果集在决赛现场同步发布。该成果集以高质量提案学术海报为基础编撰形成,以“更好生产”“更好营养”“更好环境”“更好生活”四大行动方向为框架,精选收录了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年学生基于实地调研提出的30份政策创新建议,展现了青年破解全球发展难题的多元视角与实践能力。
据悉,未来一周,大赛还将组织参赛队伍参观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奔赴北京怀柔、西安等地,围绕文明互鉴、农业发展与减贫实践开展主题调研。“青年,是时代前沿的敏锐洞察者与未来图景的先锋构想者。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需要更多兼具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的公共政策,也需要向公共政策领域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表示,将努力把大赛打造成青年助力全球发展、全球共促青年进步的重要平台,为促进世界人民团结和全球发展进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年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