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时代需要更多“多种粮、种好粮”的新农人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时代需要更多“多种粮、种好粮”的新农人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7-24 03:1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短评】

  作者:陈城

  产量如何增加,徐淙祥研究了50余年。他躬身一线、科技种粮,有力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多种粮、种好粮”的殷切嘱托。

  当前,我国粮食总体上仍然处于供求紧平衡状态。“多种粮、种好粮”既是时代的需要,更是人民的期盼。

  这种期盼和需要也意味着:广袤田野大有可为!在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当下,我们当以徐淙祥为榜样,鼓励一大批有知识、有才干、有拼劲的年轻人扎根农田,成为新农人,开创新天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更要藏粮于人。可以说,让更多新农人扎根沃野,培养出一个又一个“徐淙祥”,是保障粮食安全的紧迫之事,也是回答好“谁来种地”问题的关键之举。

  众所周知,粮食种植生产,丝毫不能懈怠,否则提上去的产量,就很容易跌落下来。要让新农人们坚信,“你只管回来种粮,党和国家不会亏待你”,就需要构建农民职业职称评价体系,让“土专家”“田秀才”等成为真正的农业专家,受到社会大众的尊崇,从而调动新农人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获得感。

  让农业成为增值产业,需要始终落实“藏粮于技”战略,不断鼓励种植户科学种田。新农人多为青年,他们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大力推广智慧农业,提高粮食种植质量和产量,需要通过“传帮带”的方式支持他们、培育他们,让更多人成为农业发展强劲的后备力量。

  当能“多种粮、种好粮”的新农人越来越多,才会有更多“徐淙祥”涌现出来。当越来越多的“徐淙祥”涌现出来,还愁中国人的饭碗不能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光明日报》(2025年07月24日 10版)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