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2024年全国植被生态质量为二十多年来最优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2024年全国植被生态质量为二十多年来最优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7-24 03:1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北京7月23日电(记者崔兴毅 通讯员闫泓、延昊)近日,中国气象局发布《全国生态气象公报(2024年)》(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指出,2024年全国植被生态质量指数为69.2,较常年增加7.0%,较2023年增加1.1%,植被生态质量为2000年以来最优。

  《公报》显示,全国林区植被生态质量指数较2023年增加2.4%;全国草原产草量较2023年增加3.4%,草原净初级生产力创2000年以来新高;北方荒漠化地区植被长势较好,加之“三北”治沙工程的实施,防风固沙功能增强,易起沙尘土地面积较2023年减少2.3个百分点。2024年,全国大于等于0℃积温较常年和2023年分别偏多9.4%和2.3%,降水量较常年和2023年分别偏多57.6毫米和82.7毫米,水热条件适宜,利于全国植被生长和生态改善。

  “三区四带”(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黄河重点生态区、长江重点生态区、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海岸带)2024年植被生态质量——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气温偏高,植被生态质量好于常年和2023年,三江源、祁连山等区域冰川持续消融、冰川面积减小、冻土退化、湖泊面积增大。黄河重点生态区降水偏多、气温偏高,水热条件利于植被生态改善,植被覆盖度较2023年增加2.1个百分点,水土保持功能增强。长江重点生态区气温偏高,降水略偏多,气象条件利于植被生长和湖泊水体面积恢复。鄱阳湖和洞庭湖水体面积较2023年分别增大28.5%和70.6%;巢湖和滇池蓝藻水华发生面积和频次明显减少。东北森林带涵养水源和保持土壤生态服务功能区域差异大,森林带北部较常年偏差、中南部偏好;呼伦湖和扎龙湿地区域降水较常年偏多,水体面积较常年分别增大6.3%和13.5%。北方防沙带降水偏多,植被长势好于常年,易起沙尘土地面积较2023年减少6.5个百分点,植被防风固沙功能增强。南方丘陵山地带气温偏高,降水量接近常年,植被生态质量好于常年和2023年,涵养水量持续升高。海岸带水热条件适宜,植被净初级生产力较常年增加7.2%。

  《光明日报》(2025年07月24日 08版)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