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刘坤
技能大舞台上,机器人“售货员”在摆满商品的小卖部里忙前忙后,身穿灰色工作服的机器人灵活抓取各种零件,卖爆米花的机器人还能根据观众口味调制饮料,提供“是否加冰”等选择。
7月26日至28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在上海举办。能格斗、会跳舞、能搬运的人形机器人,以及大模型、数字人、智能眼镜等“黑科技”产品集中亮相,尽显AI魅力与风采。同时,大会聚焦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等话题,带来一场思想与创新碰撞的盛宴。
3000余款前沿展品集中亮相
机器人拳击选手在擂台上进行格斗比赛,工业级通用人形机器人挑战“充电1小时、连干8小时”……在大会展览区,拥有“十八般武艺”的人形机器人“各显神通”,吸引了大量观众围观。
瞧,在智元机器人展台,两台人形机器人正手持彩球、挥舞手臂、跳起舞蹈,两位“舞者”动作“丝滑”又一致;旁边,参观者则与一款尺寸和人手差不多的机械手玩起了“石头剪刀布”猜拳游戏。
“本届大会上,我们展出了多款人形机器人产品。随着技术能力不断迭代,这些机器人产品的功能更加多样,大家的使用热情也越来越高。”上海智元机器人CMO邱恒表示,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人形机器人技术和产品正变得更加成熟、更有竞争力,不断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
在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展台,不少观众排起长队,争先和“青龙”机器人合影留念。
“除了‘青龙’机器人系列产品外,我们还带来了高性能国产化组件和通用具身智能开发平台等。”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总监邢伯阳说,通过大规模预训练模型与强化学习相结合,机器人不仅在理论学习上取得突破,更能在实际环境中迅速适应并完成各类任务。
大会期间,3000余款前沿展品集中亮相,其中60余款智能机器人以及100余款“全球首发”“中国首秀”新品,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各领域应用的多种可能,彰显了人工智能创新活力与发展趋势。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杜广达表示,中国人形机器人产品不断取得创新突破,“站得住、走得稳、跑得快”,加快从“舞台上动起来”向“工厂里用起来”转变,即将从实验室迈入规模化量产和商业化应用的井喷期。
产业发展有望迎来新突破
大模型领域,创新成果同样让人惊叹。
会上,中国移动发布“九天”基础大模型3.0,多项技术成果实现开源;腾讯发布混元3D世界模型1.0……
“人工智能不断取得突破式进展,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创造广阔的发展新机遇。”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表示,站在人工智能演进的关键节点,要积极探索前沿领域,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确保AI不仅能做事,还能做更复杂、更具创造性的事。
在百度展台,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台、“文心一言”大模型等产品十分“吸睛”。同时,“萝卜快跑”无人驾驶车辆不仅入选大会开设的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成果展,还“担任”了本届大会接驳车。
“AI时代,我们不是要打造一个超级应用,而是要帮助更多人和企业打造出数百万‘超级有用’的应用。”百度创始人李彦宏说。
此外,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成果展上,得物人工智能查验系统也吸引了不少观众前来体验。“该系统能够从商品图像中捕获纹理、工艺等特征,通过相关技术,与正品样本库进行对比,辅助鉴别商品真假、提升查验鉴别效率。”得物App相关负责人介绍。
记者从大会上获悉,当前,我国已发布1509个大模型,在全球已发布的3755个大模型中数量位居首位。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表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不断壮大,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不断涌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今年以来,基础大模型的迭代速度加快,新的技术路线蓄势待发,展现出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化产业发展有望迎来新的突破。
确保朝着向善普惠方向发展
机器人等人工智能产品快速发展,离不开零部件技术的日益精进。
“本届大会上,我们展示了多款六维力传感器产品,它们能为机器人装上‘力控神经’。”蓝点触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刘吴月介绍,当前,人形机器人产业正迎来爆发式增长。如果每台人形机器人配备4个六维力传感器和28个关节扭矩传感器,其成本约占整机的15%。
“我们非常看好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刘吴月说,今后要抢抓黄金窗口期,持续改进技术方案、自动化生产工艺,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当前,全球智能化浪潮风起云涌,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呈群体性突破之势。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特征更加明显,已经开始赋能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户,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渗透到社会生活各方面。
同时,人工智能带来的风险挑战引发广泛关注。科技无论如何变革,都应当为人类所利用、为人类所掌控,朝着向善普惠的方向发展。人工智能也应当成为造福人类的国际公共产品。
正如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杰弗里·辛顿在大会开幕式上所说,如何让人工智能既拥有超凡智慧,又甘于辅助人类,这值得全球通力合作。
据了解,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中国政府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中方将依托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加强各国之间发展战略、治理规则、技术标准的对接协调,在充分尊重各国政策和实践差异性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框架和标准规范,确保人工智能始终沿着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
《光明日报》(2025年07月29日 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