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光明日报北京7月29日电(记者王美莹)国家知识产权局28日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浙江省知识产权局局长谢小云在会上介绍了浙江省发挥知识产权激励创新作用、构建良好创新生态的做法和成效。据介绍,截至今年6月,浙江省有效发明专利增长到45.1万件,商标有效注册量增长到491.6万件,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全省拥有有效专利企业数增长到15.4万家,以杭州“六小龙”为代表的高水平创新型企业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
为营造创新生态,浙江制定印发《浙江省贯彻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实施意见》,系统编制发展路线图;颁布实施综合性地方法规《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全面加强法治保障;推进知识产权全链条集成改革,9项创新做法获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典型案例;设立全国首个涵盖所有门类的省政府知识产权奖,激发全社会创新热情;建立省市县三级梯次递进的高价值专利培育网,强化“高校院所+企业”协同创新。
“知识产权只有用起来,才能释放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动能’。”谢小云介绍,在盘活专利富矿方面,浙江首创专利公开实施制度,唤醒8777件高校和科研机构“沉睡”专利;率先开展专利密集型产品培育,全省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1.57万亿元,占GDP比重突破2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7个百分点。在激活数据要素方面,浙江率先探索构建数据知识产权制度,累计登记数据知识产权2.2万件,运用金额约为77亿元。
“知识产权强,则企业兴、产业优、发展好。”谢小云表示,浙江将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以此作为加快建设创新浙江的重要抓手,着力释放专利转化运用效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光明日报》(2025年07月30日 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