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
”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让更多“硕彦”建功西部
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 王从严
光明日报持续推出的“建功西部”报道,展现了青年学子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令人鼓舞,也让人对西部的未来充满期待。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勉励全校师生“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这些年,我们牢记殷殷嘱托,以西部计划和选调生等基层就业项目为重点,务实推进西部就业,很多毕业生都在广阔西部实现了梦想。
价值塑造:选树榜样、涵育心灵
2024年全年,学校班子成员悉数参与了师生交流平台——“共同空间”,与自发前来的学生面对面交流学业专业、成长发展和基层就业、西部就业等话题。这是学校重视西部就业、强化价值塑造的众多做法之一。学校提高政治站位,加强课堂内外就业观指导,引导学生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强化劳动实践教育,将一线生产实习列为必修课,鼓励学生在基层、在一线、在实践中增长本领;完善基层就业工作制度,将基层就业作为评价毕业生就业质量和考核二级学院的重要指标,强化制度牵引。
学校还注重选树基层就业榜样,引领后学。举办“基层就业故事分享会”,持续推出以志愿者徐本禹、赵福兵西部支教故事为原型创作的话剧《牵挂》,出版《有一种青春叫奉献》《有一种情怀叫牵挂》等书籍,引导学生在演榜样、看榜样中学榜样、做榜样。
价值塑造和榜样选树是有力有效的。近年来,学校西部就业毕业生中,既有勇敢创业并创立农产品品牌“杞丫头”的“新农人”魏家娟,又有放弃城市工作机会,扎根峨山彝族自治县的段业,还有全身心带领农牧民发展“牦牛、羊、奶制品”特色产业的帕加……
“萃俊秀于三楚,聚硕彦于一堂”语出华中农大校歌,我们希望通过价值塑造,让更多“硕彦”闯在西部、创在西部,最终扎根西部。
服务赋能:拓宽渠道、分层指导
每年选调生、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考试前,华中农大都会专门为部分学生专车送考,在这之前还会做好精准通知、定向报名、个性化指导。
耐心细致做好服务是学校助推西部就业工作的重要一环。学校主动开展校地对接、校友对接,“挖潜”就业政策,拓宽西部就业渠道;精准推送西部就业信息,开展毕业生就业意愿调查,进行“一对一”基层就业政策解读;结合西部就业招录特点,针对性开展“选调生考试特训营”和“西部计划考试加油站”等活动,提升毕业生通过西部项目录取比例;通过建立分层分类分级的就业指导体系,开展“生涯体验周”和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系列活动,提升低年级学生认知,营造良好的西部就业校园环境。
扶上马、送一程。学校修订完善《关于毕业研究生到中西部和基层就业补贴的实施细则》,对西部就业毕业生发放2000元至6000元不等的现金奖励,2024年学校西部就业奖励增长1.8倍。该项奖励旨在解决西部就业毕业生往返差旅费,并让他们在就业之初就有“热灶、热锅、热饭”,到了西部“把日子先过起来”。
服务赋能,渐见成效。华中农业大学毕业生基层就业占比从2021年到2025年不断增长,本科生从3.86%增长到5.47%,研究生从0.83%增长到2.11%,其中本科生参加西部计划人数增长2.38倍,研究生选调生数量增长3.9倍。
幸福牵引:吃苦在前、回甘在后
幸福感和成就感是西部就业可持续的“情感基础”,干事创业是西部就业可发展的“源头活水”。努力让毕业生在西部就业有获得感、幸福感、成长感和归属感,一直是学校的所想所思和所为。
毕业生赵颖彪2016年赴西藏山南市琼结县工作,2年后,毕业生张玉婷也实现援藏梦想。他们在西藏相识、相知、相爱,结为夫妻,誓把青春绽放在海拔3850米的雪域高原。近日又传来好消息,两人的孩子出生,取名“赵珩珺”,寓意“君子如珩”。他们说,奋斗在西藏有一种“幸福感驱使”。
这种幸福感需要不断巩固。学校对西部就业毕业生的关心不仅体现于校内,还延伸到他们在西部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例如,学校、学院主要负责人在西部出差或工作间隙,会专门看望慰问基层就业毕业生,勉励他们“吃苦在前、回甘在后”“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西部各地校友会主动联络毕业生加入校友大家庭,相互支撑帮助;学校还通过相关活动主动搭建和创设工作平台,为毕业生在西部施展才华作“牵线红娘”;为西部就业创业学生专门开设“青创班”,让他们回校“充电蓄能”;当毕业生有困难时,学校也会伸出援助之手,成为他们的“支持系统”。
持续托举:勤读力耕、立己达人
“勤读力耕、立己达人”是华中农大校训。学校因农而兴、因农而荣,推进西部就业是学校就业工作的题中之义,也是学校使命所系。学校将持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指示精神,并结合校情继续重视、引导、推动西部就业,让广大青年学子投入到西部建设的火热实践中。
学校将着力培养时代英才,提升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增强体质、浸润美育、实施耕读教育,着重在“三田”(种子田、试验田、丰产田)、“三场”(繁殖场、饲料场、养殖场)、“三池”(孵化池、精养池、亲鱼池)和“三园”(露天园区、温室园区、示范园区)一线实践中锻炼意志、增长服务西部本领。
接下来,学校将举办西部就业事迹展,通过真实的场景再现与真挚的情感流露,展现基层工作的成长、收获,激发毕业生投身基层的热情与梦想。鼓励在校学子踏上寻访之旅,倾听基层一线奋斗的学长学姐的心声,感受他们服务基层、扎根乡土的深情厚谊。
学校还将进一步加强与西部就业单位深度对接,了解西部人才真实需求,特别开设西部引才专场活动,搭建起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让他们将青春与梦想融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局之中,用实际行动书写无愧时代的奋斗新华章。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03日 04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