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做新时代西夏陵故事“传译人”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做新时代西夏陵故事“传译人”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8-02 04:0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现场反响】

  光明网记者王营 光明日报记者闫磊

  8月1日,“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59场举行。中国建设科技集团首席专家,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资深总规划师、建筑历史研究所名誉所长,“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同滨作题为《西夏陵:见证中华文明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的演讲。

  “有幸在现场聆听陈同滨老师的阐释,收获满满!”宣讲结束后,现场观众反响热烈。大家纷纷表示,对西夏陵的申遗历程和遗产价值有了更加清晰和深刻的理解。

  “这场讲座让我真切体会到,守护遗址便是守护56个民族的共同记忆。”西夏陵博物馆助理馆员陈皓莹深感荣幸,她表示,“愿成为这千年文化的‘传译人’,用完美的讲解带游客从一片绿釉瓦中解读汉族烧瓷技术与党项审美碰撞的火花,用文物碎片拼出文化交融的完整图景,让贺兰山的风继续讲述这段永不褪色的民族交响诗。”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化艺术处副处长李义军听完讲座后颇受触动。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他为西夏王朝的辉煌与沧桑颇为感慨:“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珍贵的文化遗产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增强人民群众精神力量。”

  银川市委宣传部文明培育科科长高建华表示,“西夏陵成功申遗是银川市文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珍贵教材”。宁夏文物保护中心综合科副科长张超在演讲结束后,激动地发出邀请:“西夏陵,不仅铭刻着党项族在这片土地上的兴衰历程,更展现出西夏文明基于交流而产生的多元文化融汇与创新,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文化交往交流交融。诚邀海内外的朋友们走进宁夏,共同领略这个穿越近千年时光的王朝所散发的文化魅力。”

做新时代西夏陵故事“传译人”

  第159场

  直播页面二维码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02日 03版)

[ 责编:姜姝琪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