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邱玥
“通过‘三支一扶’计划累计招募27万名青年扎根西部基层,中央财政按每人每年3万至4万元发放工作生活补贴并叠加安家费;2024年西部省份开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超24万人次。”日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光明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近年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以岗位开发、待遇保障、技能提升为支点,创新推出了一系列专项支持政策,为青年在西部“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提供有力保障。
实施“三支一扶”计划,为西部注入青春力量
“三支一扶”计划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中组部、财政部等部门实施的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的示范项目,自2006年启动以来,累计招募近6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其中27万余名投身西部建设,服务期满后八成以上选择继续留在基层。
“近年来,我们持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倾斜支持,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招募计划向西部地区、民族边疆地区重点倾斜,并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行计划单列。”该负责人介绍,聚焦基层急需,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科学设定招募条件,对艰苦边远地区适当放宽招聘门槛,降低开考比例,优化人员结构。
在培养使用方面,实施能力提升专项计划,中央财政按每人每年3000元标准支持培训8000人次,指导地方健全全周期教育培训制度,推行导师制、传帮带等模式,推动“三支一扶”人员在关键岗位历练成长。待遇保障政策也不断完善,中央财政按照区域差异提供工作生活补贴,并发放一次性安家费,各地全面落实社保政策,部分省份增加重疾险、意外伤害险等,提升保障水平。
“我们还依托现有对口支援关系,创新‘三支一扶’计划对口协作机制,协调支援省市针对新疆等地区发布专门招募公告。”该负责人介绍,2024年成功招募1155名其他省区市高校毕业生到新疆从事“三支一扶”服务。
强化就业服务保障,助力青年西部就业
为鼓励青年到西部基层干事创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指导西部地区用好艰苦边远地区基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三放宽一允许”政策,适当放宽年龄、学历、专业等条件,允许面向本地户籍人员招聘,乡镇事业单位招聘本科以上毕业生可采取面试、考察等方式公开招聘。
“西部地区事业单位还可对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采取直接考察方式公开招聘,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可自主组织招聘,提高人才招聘效率。”该负责人表示,这些政策有效改进优化了西部地区事业单位招聘方式方法,为青年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我们推进人力资源服务跨区域合作,实施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援助计划,自2017年以来支持西部省份与发达地区开展对口协作,累计提供就业岗位超500万个。”该负责人表示,这些举措有效促进了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的提升。
“我们还开展‘职引未来’系列招聘活动,为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就业提供岗位支持。”该负责人介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组织中央企业面向西藏、青海、新疆等地高校毕业生开展专场招聘活动,为西部地区定向推送大量岗位。与此同时,指导西部地区开展未就业毕业生就业服务攻坚,建立实名帮扶台账,提供“1131”服务(至少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荐及1次培训或见习机会)。
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指导西部地区对接产业需求,依托职业院校、公共实训基地等机构,对有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开展就业技能培训、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等。2024年,西部省份开展高校毕业生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超24万人次,有效提升了其就业创业能力。
加强留用政策保障,激励人才扎根西部
为鼓励“三支一扶”人员服务期满后扎根西部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优化基层留用政策,指导西部地区用好定向考录、专项招聘等政策,拓宽留用渠道。
“我们支持服务期满人员通过升学深造、学费补偿等方式提升能力素质。”该负责人介绍,通过加强跟踪培养,推动与基层人才培养工程衔接,许多服务期满人员在实践中成长为业务骨干。例如,云南省罗平县老厂乡卫生院招募的18名支医人员中14名期满留用;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341名期满服务人员中26名成长为乡科级干部、35名获评中高级职称。
此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落实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政策,以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为主体,支持全国县以下基层开展职称评审“定向评价、定向使用”,重点考察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实绩、实践能力等,适当放宽学历、科研要求,鼓励人才向艰苦地区流动。部分职业资格考试单独划定考试合格标准政策,也为西部地区培养和留住本土人才提供了支持。
“未来,我们将继续完善政策体系,强化服务保障,为青年学子投身西部建设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该负责人表示。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04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