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绿色世运 公园成都——第12届世运会7日开幕,27座场馆诠释“赛在园中办”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绿色世运 公园成都——第12届世运会7日开幕,27座场馆诠释“赛在园中办”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8-06 03:1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聚焦成都世运会】

  光明日报记者 周洪双 李晓东

  第12届世界运动会将于7日在四川成都开幕。依托“公园城市”的生态底色,成都在山水环抱间打造了独具特色的绿色赛场,将向全世界展示“赛在园中办、人在赛中游”的独特魅力。

  位于天府国际会议中心、长达430米的木结构瓦屋面檐廊——“天府之檐”,并非为世运会专门建设,而是借助现有建筑空间和设施,让城市景观和人民生活自然融入这场赛事。

  这座形如飞檐的巨型建筑与周边绿意盎然的生态景观相映成趣,数字化屋顶与自然天际线和谐相融,既展现传统建筑的灵动之美,又彰显现代成都的开放气质。成都世运会开闭幕式副总导演黄沛凌介绍,开幕式现场除搭建8000个临时座席,还将有千余名观众临湖席地而坐,在全户外空间里感受世运会。

  当世运会之火在层层叠叠的木质屋檐下点燃,将与兴隆湖的波光、环湖绿道的蜿蜒曲线共同勾勒出“建筑生长于公园、赛事沉浸于自然”的动人画卷,演绎成都城园相融、人城和谐的独特城市美学。

  这也被外界视为本届世运会“最成都”的特质——用真实的城市生活场景,诠释运动魅力,传递体育精神。

  从开幕式场地到场馆营建,成都在筹备世运会过程中充分践行“节俭办赛”的理念,深度契合“公园城市”的生态主张。作为开幕式举办地和核心赛区之一的四川天府新区,依托自然生态禀赋,把公园城市建设理念融入赛事筹办全过程。

  走进天府新区兴隆湖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徐徐展开,这里将成为世运会龙舟和皮划艇马拉松的赛场。兴隆湖湖滨赛场的赛道沿湖岸自然延伸,原本的湖滨台阶巧妙化作观众席,让观众在开阔的视野中,尽览赛场竞技与湖光山色、沙滩、城市天际线交织的多维画卷。

  绿色办赛的理念体现在场馆的每个细节上。与湖滨赛场隔湖相望的沙滩场馆,利用沿岸沙滩科学布局把市民日常嬉戏的沙滩转变为合格的沙滩赛场。在天府公园赛场的茵茵绿草间,白色装配式篷房如珍珠散落。据介绍,这些建筑采用可拆卸地台,像搭积木般组装,避免混凝土浇筑破坏植被,赛后最快48小时草地就能恢复如初。

  智慧应用,也融入了赛事保障各个环节。无人机低空防护阵30分钟就能完成30平方公里全域巡查,自动识别异常状况;搭载7路摄像头的地面无人车与无人机协同,构建“电子哨兵”系统,实时回传数据至指挥平台,智能协同作业替代人工巡逻;搭载AI算法的数智保电系统实现故障秒级定位,末端监测装置每30秒自动采集能耗数据,精准调控电力分配。天府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不只承办比赛,更希望通过科技赋能,展示公园城市的生活方式。”

  据悉,成都世运会27个竞赛场馆均为改建或者临建。建筑全部采用绿色环保建材和可循环利用材料,采取装配式、标准化建设模式,做到标件生产和集约安装。世运赛后,各场馆将统筹研究利用,有序向社会开放,在专业培训、举办赛事和群众性体育事业发展上发挥更大作用,特别是为市民群众参与非奥项目、新兴项目,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服务。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06日 09版)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