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光明论坛】开启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新篇章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光明论坛】开启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新篇章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8-12 03:2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论坛】

  作者:赵晋平(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副会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原部长、研究员)

  经党中央批准,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定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这标志着我国特殊经济区域创新试验进入“自贸港”时代,海南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以此为契机,海南自贸港的制度体系将从“初步形成”走向“更加成熟”,为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根据总体方案要求,海南自由贸易港的目标是逐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五自由便利、一安全有序流动”制度体系。其中,贸易自由便利是重点,具有引领自贸港制度建设全局的基础性和标志性意义。在贸易自由便利制度设计方面,总体方案提出,海南自贸港要建设全岛封关运作的海关监管特殊区域,对货物贸易实行以“零关税”为基本特征的自由化便利化制度安排。封关运作的核心要义是建立“‘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的海关监管体系,借助离岛物理隔离条件为岛内“零关税”进口提供必要政策环境和制度保障,在确保“一线”高水平放开和岛内自由流通的同时管好“二线”,防止大量“零关税”进口货物直接流入内地,冲击国内市场。放开“一线”、管好“二线”是高质量封关运作的关键。

  当然,放开“一线”不是无条件的。海南自贸港将通过制定进口征税商品清单和商品进出口禁限清单,对少数敏感商品进口征收关税或进行限制,也需要对危及国家安全,包括生物卫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产品质量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的高风险货物进口实行严格管控。管好“二线”也不是限制海南与内地的货物往来。岛内“零关税”进口商品转入内地需要照章征缴关税,但海南自产和进口商品加工增值达30%及以上货物进入内地免缴关税。这些核心政策的落地,将对跨岛货物往来产生激励作用,进一步深化海南与内地经济联系,持续增强跨岛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陆续设立的保税区、保税港区和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在对标国际自贸区(港)规则、打造中国特色国际贸易平台方面积累了成功经验。海南自贸港除了国土面积远超这些海关监管区之外,最重要的创新在于将构建一个包含城市、乡村和常住居民在内,功能覆盖国际贸易、投资、金融、运输、人员往来、数据流动等更广泛领域的开放形态。

  作为海南自贸港制度建设的配套措施,税制改革将逐步推进并发挥重要支撑作用。税制改革的方向是“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零关税”指对实行“一线”管理的货物,除征税目录和禁限清单内商品外,免征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低税率”指对注册在海南自贸港并实质性运营的鼓励类企业,减按15%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在海南自贸港工作的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其个人所得税实际税负超过15%的部分予以免征。“简税制”指在全岛封关运作的同时,将增值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等税费进行简并,启动仅在商品零售环节征收的销售税制度。这些措施将降低税制复杂度和企业及个人税负。封关运作形成的特殊区域属性,为实行与内地不同的税制政策提供了必要条件。

  海南自贸港将带来开放红利。封关运作准备工作阶段,随着零关税清单、双15%所得税优惠、加工增值30%以上免关税等自贸港早期政策试点工作持续深入,海南外向型经济动力不断增强,自贸港开放红利已初步显现。统计显示,五年来,海南实际使用外资年均增长14.6%;新注册外资企业8098家,年均增长43.7%;境外直接投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年均增长分别达97%、31.3%和32.3%;地区经济外向度提升至35%,比2019年高出近1倍。这些指标均居国内领先水平。企业和个人也从政策试点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以双15%所得税优惠为例,享惠企业和个人不断增加,累计减免税额分别超过310亿元和170亿元。

  封关运作后,随着海南自贸港制度体系不断走向成熟,贸易投资更加自由便利,税制改革的支撑作用持续增强,市场活力将进一步激发,吸引更多生产要素集聚海南,促进企业创新创业,驱动自贸港经济高质量发展,释放更多惠企惠民的开放红利。

  目前,封关倒计时已进入最后关键期。但海南自贸港的运作仅仅是开始,后续政策创新任重道远,还需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构建智慧监管体系。面对封关运作后“二线”口岸和海域反走私监管压力,需要加快推进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电子围网建设,升级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全流程无纸化、智能化和无感通关。

  持续加大压力测试强度。海南自贸港必须立足统筹开放与安全的战略高度,科学把握放得开和管得住的辩证关系,做好高水平开放条件下的安全风险预警。应对标高水平经贸规则,适度超前布局自由便利制度建设,加快投资、商品和服务贸易以及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压缩节奏,不断开展封关场景下压力测试,为持续推进更高水平自由便利制度建设积累有益经验。

  切实推进税制配套改革。零关税、低税率和简税制是自贸港制度体系中的核心政策之一,其进展备受企业和社会各方关注,对改善和提升投资者预期,增强面向国内外企业和高端人才吸引力具有重要作用。应进一步加快零关税政策优化节奏,逐步扩大所得税政策享惠面,直至达到普惠水平;在做好研究和试点基础上明确税制归并和实行销售税的时间表,引导市场预期持续向好。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12日 03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