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光明论坛】有力有效扩大农产品消费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光明论坛】有力有效扩大农产品消费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8-12 03:2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论坛】

  作者:王莉(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近日,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指出,“有力有效扩大农产品消费,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激活市场端,释放多样化、品质化、差异化消费潜力,引领供需结构升级”。《方案》提出一系列举措激发农产品消费活力,推进农产品供需关系、供需结构、供需数量的全方位优化调整,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消费提质等目标指明方向。

  农产品消费一头连着农业生产,一头连着居民生活,涉及千家万户,涵盖各行各业,是巨大而重要的消费市场。扩大农产品消费,能直接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带动农村流通、电商、物流等配套产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繁荣。推动农产品消费升级,增强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供给能力,拓展农超对接、社区团购、直播带货等产销对接途径,既有助于优化农业产业链、带动产业融合,又能够统筹农产品“量的增长”与“质的提升”,有效满足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新需求,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持久动力。当前,促进农产品消费关键是要从供给、流通、市场三个方面协同发力,推动优质农产品既“卖得出”又“卖得好”,让消费者既“点赞”又“复购”。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成效逐步显现,天蓝、地绿、水净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农产品生产创造了生态友好的产地环境,返乡农民创业就业,促进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推动初级农产品向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休闲食品、营养饮品、即食产品等转化升级,带动农民群众共享生态红利。如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围绕特色农产品胡柚,深挖乡村“致富金果”潜力,打造农产品特色名片,推进胡柚果脯、胡柚汁等精深加工,实现胡柚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此外,农产品供给场景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群众在手工制作、采摘等体验式消费中感受民俗文化、亲近自然,带动农产品的经济价值、精神价值、生态价值等多重价值共同提升。例如,北京平谷大桃、大兴西瓜等特色农产品供给方式的拓展,有效拉动了城市近郊游过程中游客对农产品的体验式消费。推进农文旅融合,优质农产品供给正在带动乡村消费转型升级,推动“绿水青山”有序转化为“金山银山”。

  农产品流通连接生产与消费,直接关系着农产品供给的稳定性和消费的便利度,在农产品消费规模扩大、结构升级、质效提升等方面发挥着纽带作用。近年来,随着电商物流、冷链技术、交通设施等快速发展,“南菜北运”“西果东输”大流通加速演进,优质农产品“出不去”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农产品消费面临的不再是是否“买得到、送得到”,而是消费者对流通环节提出了高效、完善的新需求。流通企业与农户等经营主体直接合作,缩短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使得终端价格下降,带动优质农产品消费量增长。例如,供销甄选平台推出产地直采的广西紫薯、舟山生态大黄鱼等农产品,打造从田间到舌尖的极简供应链,保证农产品质量,压缩中间成本,提高优质农产品的性价比。

  也应看到,优质工业产品进村入乡的“最后一公里”,恰恰是优质农产品向城市流通的“首个一公里”。这“一公里”是畅通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的“双向车道”,决定着农产品能否稳定、及时地送到消费者手中,甚至影响着消费意愿和消费行为。例如,供销合作社帮助小农户对接大市场,利用全国供销合作社日用品采购平台、县域龙头商贸流通企业、基于传统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的邻里中心以及基层网点等流通渠道,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流通服务网络,保障下沉市场、偏远地区的农产品上行,促进农产品消费提质扩容。

  长远来看,构建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市场,发挥市场的集聚和扩散功能,打破区域分割、标准壁垒和流通梗阻,是推动农产品消费增长的固本之策。一方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面向农产品多元化消费需求,增加高附加值农产品供给,创造农产品消费新的增长点。比如,通过体育赛事配套举办本地农产品展示展销、乡村美食品鉴等活动,利用丰收市集、农业嘉年华等形式,实现消费联动,推介地方特色“土特产”、民俗文化“伴手礼”等名特优新农产品,拓展农产品消费的边界和容量。另一方面,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维护农产品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避免“谷贱伤农”“蚕熟丝贱”“囤积居奇”等现象。此外,随着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日益壮大,让生态种植、有机培育等增值环节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市场收益,推动优质农产品凭借良好的品质和鲜明的特色实现优质优价,有助于释放农产品消费潜力,增强农产品消费韧性,激发多元市场主体活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12日 03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