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瞧!我们的前沿科技】
光明日报广州8月15日电(记者雷爱侠、吴春燕)日前,中山大学天琴测距台站首次探测到月球新一代激光反射镜NGLR-1的回波信号,并确认测距实验成功。这是我国科学家首次探测到该月球激光反射镜,我国成为继法国、德国和美国之后实现对该合作目标进行测量的国家。
8月13日0时37分,中山大学天琴测距台站工程师韩西达、吴先霖带领团队成员探测到NGLR-1的激光回波信号,初步获得17个距离测量值,因天气原因,实验暂停。5时39分,再次获得NGLR-1的38个距离测量值,确认测距实验成功。
吴先霖介绍:“这些小小的‘镜子’,是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重要窗口。此次成功探测反射镜回波信号,为我们理解引力、时空、月球内部以及地月系统的演化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数据。”
20世纪,美国和苏联先后在月球上放置了5个可供测月的激光反射器阵列。2019年,天琴计划团队实现了对这5个激光反射镜的测量,使我国成为国际上第三个完成该实验的国家。今年3月2日,美国“蓝色幽灵”月球着陆器将第六块激光反射镜NGLR-1投放到了月球。
韩西达表示,NGLR-1是一个孔径为10厘米的实心单体。“可以理解为,我们要在茫茫月球探测到这个10厘米大小的物体。”其目标更小,观测难度更大,但是精度更高,可为月球物理学、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的长期研究提供支持。
天琴计划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罗俊于2014年提出的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预期于2035年前后在约10万公里高的地球轨道上部署三颗卫星,构成边长约17万公里的等边三角形星座,建成空间引力波天文台,进行基础物理、天体物理及宇宙学的前沿研究。本次成果是天琴计划进展的一部分。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16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