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作者:臧小平
临近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日,各种媒体有关抗战的报道日渐增多,尤其是那些历史影像,让我们更加直观地回望那段充满血与火的岁月。镜头里,有日寇侵占我国大好河山、中国人民舍生忘死保家卫国的画面,有中国敢死队员出发前刚毅的目光、娃娃兵清澈的双眸中掩不住的悲愤,也有抗战胜利时全国人民的热烈欢呼……令年逾古稀的我尤为难忘的,是一段关于几位女医护兵的故事。
1939年5月湖北随枣会战期间,第五战区野战医院以中尉医官蒋迴仙为首的六名女医护兵,在转移伤病员的过程中与部队失联,不幸被俘。这群平均年龄不足20岁的女战士,在不久前的台儿庄战役中,36小时里参与了178台手术!她们的年龄,和我们现在正读高中、大学的孩子们相仿,而她们稚嫩的双肩,已经挑起了抵御外侮、救民族于危亡的重担!在那残酷的战争岁月里,她们身处子弹横飞、生死难料的战场,面对血肉模糊、亟待救治的战友……她们是不惧牺牲的巾帼英雄!在这段由日寇拍摄的1分30秒的影像中,面对近在咫尺、面目狰狞的日本鬼子,六位年轻的女战士从容镇定,毫无惧色,其中一位还在大声呼喊,她一定是在鼓励姐妹们。她们那凛然的神色、挺立的身姿,是中华儿女为国慨然赴死的写照!我的双眼湿润了,她们的形象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中。
这六位女兵让我难忘,还因为她们是与我的父亲臧克家共同战斗过的战友。父亲也曾经历台儿庄战役和随枣会战。从1938年1月开始,在国共合作的背景下,父亲在第五战区战斗了近五年。他冒死三进台儿庄战场进行采访,仅用七天时间就写成了被后人评价为“堪称一流”“读来惊心动魄”的长篇战地通讯报道《津浦北线血战记》,作品由生活书店赶印出版,不久即再版。父亲在这本书的序言中以沉重的笔调写道:“我写这本小书,没有一点别的念头,除了想把个人在前方眼看耳闻的一些惊心动魄的血的事实,向大家来个忠实的报告。……叫置身后方的同胞们读罢它,掩起书本来,默想一下敌人的凶狠,劫后的残灰,无家可归的灾民的惨状,以及前线上士兵们英武敢死的精神,而悲愤交集,热血澎湃,来一个深切的自省。……一个胜利的消息传到后方,大家都鼓舞欢腾,不知争取这个胜利,得多少血,多少肉!单凭想象是不行的,想象填进事实的模型永没有个恰巧……”是的,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永远无法想象它的残酷;而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的累累罪行,他们对中国军民无所不用其极的杀戮,世所罕见,罄竹难书!
在这六位女医护兵参加过的随枣会战中,父亲曾深入广西部队84军173师的前沿阵地。战斗激烈,日寇的大炮、飞机向这里发射、投放了三千多发炮弹,为淞沪会战后最猛烈之炮火。和父亲并肩拼死守护阵地的战士全部壮烈牺牲。父亲的好友,173师那位“上马杀敌是猛将,下马写诗是诗人”、待人温和宽厚、风度儒雅的师长钟毅将军,也在第二年的枣宜会战中为国捐躯。父亲曾称,自己的生命是从枪林弹雨的缝隙中漏下来的。
而这六位年轻的抗日女战士,却陷入了豺狼的包围。她们被关押在日军的特别寮,被迫进行人体实验。她们的名字只短暂地出现在日军第33师团的战斗详报中,之后她们被秘密杀害,或受尽非人的折磨……她们的青春在抗战烽火中刚刚绽放,就被日寇残忍地扼杀。这让人想到,在日本侵华战争中,中国人民付出了多么大的牺牲!
不禁想起人们观看电影《南京照相馆》时愤怒的眼神和流淌的泪水,想起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留言簿上“不忘过去,振兴中华”的铿锵誓言。让我们记住这六位英雄的女战士,记住她们年轻的面庞和不屈的眼神;让我们记住三千五百多万没有迎来黎明的同胞们,记住浴血奋战的不计其数的抗战将士!弱国无胜算,吾辈当自强!铭记历史,不让那段噩梦在中华大地上重演;铭记历史,珍惜今天的和平与安宁;铭记历史,担起富国强军的重任,创造美好的明天!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22日 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