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光明日报北京8月26日电 记者王美莹日前从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获悉,陕西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鼓励创新作用,通过制度供给激活数据要素,全力开展数据知识产权试点工作。陕西省知识产权局局长沈黎萍在发布会上表示,数字经济发展是陕西塑造新动能新优势的主攻方向之一,“知识产权与数字经济的‘双向奔赴’,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书写了全新的答卷”。
据介绍,在构建规则激发数据开放动能方面,陕西省知识产权局会同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等9部门联合印发《陕西省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管理办法(试行)》,与省法院、省检察院签订《数据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合作备忘录》,建立数据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共商、共享、共治机制;建成上线“陕西省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服务平台”。
在打造生态释放数据价值势能方面,陕西推动建设数据知识产权生态体系,建成“陕西省数据知识产权运营中心”“陕西省数据知识产权生态服务平台”“陕西省数据知识产权生态联盟”;创设“公开许可”模式,推动数据精准匹配和快速授权,有效促进数据高效流通。
在拓展场景做强数据应用效能方面,陕西开展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知识产权试点工作,拓展数据知识产权创新应用,促进数实融合发展,持续放大数据要素乘数效应,助力全省产业数字化转型;按照场景牵引、数据赋能的思路,开展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典型案例征集评选工作,以典型示范带动数据知识产权创新场景向发展实景转化。
沈黎萍举例,西安城墙登记了72项数据知识产权,用以守护千年城垣的数字新生。基于其开发的MR体验项目《金甲卫城》,通过让数据动起来,实现让城墙活起来、文旅热起来的效应。“再比如,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登记的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相关数据集,为移动车载、低空飞行终端的研发应用搭载了强劲的‘数据引擎’。”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27日 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