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9月1日下午,随着秋季学期的到来,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青山公益专项基金“科普少年行、无废进校园”生态环境科普活动走进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民族小学,以“讲座+实践”的形式,为师生们带来生态环境科普教育的开学第一课。活动希望通过教育普及,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在校学生支持和主动参与“无废城市”建设,学习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让美丽中国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唐艳冬在活动上致辞,她表示,开展生态环境科普公益活动意义重大,通过主题讲座、互动实践等方式,助力青少年增强环保意识,培养绿色生活方式,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青春力量。
达日县委常委、副书记、副县长石凯表示,希望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拓宽生态环境教育工作方式,让生态文明理念植根在孩子们的心中。广大师生要以身作则,切实行动,学习并践行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的现代生活方式,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活动上,主办方为“青山书角”揭牌,鼓励在校师生利用纸质书与融媒体结合的自主阅读空间,充分学习科学知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融入环保行列。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携手心的光明公益,针对高原高寒气候与师生实际需求,量身定制,捐赠图书、文具、衣物等公益物资。
随后,来自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专家为同学们带来开学科普第一课《身边的无废城市》,指导大家如何在学习、生活中参与无废城市建设,做环保小卫士。在互动环节中,科普教师现场带领青少年用回收塑料制作文创小礼品,课堂与实践结合,激发同学们的参与感,更加深入理解“无废”理念。
此次活动由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生态环境部直属机关团委指导,中国环境出版集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办,美团青山计划公益支持。
“科普少年行、无废进校园”活动目前已在全国6个城市的9所学校成功举办,广受好评,荣获“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称号。未来,活动将继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邀请环保领域专家学者走进学校,以宣传教育互动的形式激发公众关心无废城市建设、践行无废理念、投身无废城市建设的热情和行动力。(达日县民族小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