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苏雁 光明网记者 姬尊雨
9月4日至6日,2025集成电路(无锡)创新发展大会举办。大会上发布了一组亮眼的数据:截至2024年底,无锡集成电路产业链上企业数量超600家,产值达2512亿元,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二;今年上半年,无锡集成电路产业营收同比增长12%。
在此次举办的创新发展大会上,“协同创新”被频频提及。大会宣布,中国开放指令生态(RISC-V)联盟江苏省中心落地无锡建设,该中心将联合企业和高校共建中国开放指令生态IP资源池与芯粒技术“芯粒库”,打造全省开源芯片产业创新基地。
无锡在推动关键核心领域突破、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方面再度精准发力。
“华进半导体封装先导技术研发中心于2020年获批建设国家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封装测试创新中心,聚焦关键共性技术,累计为百余家企业提供合同科研和技术服务。”无锡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华进半导体在硅通孔、晶圆级封装、系统级封装等领域进行技术突破,长电科技、盛合晶微等龙头封测企业具备产业化能力,带动整条产业链高端化转型。
同时,为构建更优产业生态,会上,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车规级芯片中试服务平台、无锡先进制程半导体纳米级光刻胶中试线、江苏(集萃)光刻胶树脂合成中试线揭牌成立。截至目前,无锡拥有国家芯火双创平台、汽车芯片中试验证服务平台等集成电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7家,创新联合体12家,新型研发机构11家。
光刻胶是芯片制造中最关键、最精密的材料之一。聚焦“补链”,无锡引进来自清华大学的光刻胶前沿成果。“光刻胶材料的精度,直接制约着整个工艺制程能否达到理想精度。”华睿芯材(无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苏阳介绍,该公司牵头成立的无锡先进制程高端纳米级光刻胶中试线,具备高端光刻胶的研发、检测及产业化匹配的全链条能力,作为新型研发机构,面向相关企业开放,赋能半导体设备与关键零部件领域研发。
无锡纵深推进“产业集群+特色园区”建设,在全市范围内建设了13个集成电路特色园区。
“产业园招商阶段,先后拒绝了多个非相关项目入驻,把有限资源用在最需要的项目上。”无锡国家集成电路设计基地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运营方实现了园内100%落户集成电路装备及零部件企业,“上下楼就是上下游”成为现实。
搭平台、聚人才、建园区……一条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逐步成形。面向未来,无锡将瞄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动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到2800亿元,在关键核心领域形成突破,力争成为全国集成电路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战略备份。
《光明日报》(2025年09月07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