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看!体育消费热度不一般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看!体育消费热度不一般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9-11 02:5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编者按

  便捷贴心的场地设施、热辣滚烫的群众赛事、走出“冷门”的小众运动……今年以来,体育消费新场景、新业态不断涌现。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30年,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体育赛事,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大幅跃升,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版今日聚焦体育消费市场新亮点,展现多地持续优化供给、激发消费需求的生动实践。

  浙江杭州:“边角料”变身运动场

  光明日报记者 刘习 陆健

  “小明,咱们下次再‘切磋’。”沈旗刚打完一节篮球5V5从场上下来,大汗淋漓。这个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德胜路与石桥路交叉口立交桥下的篮球公园,早已成为他的“心头好”。“我家离篮球场不到一公里。在这里,十几个人一起上场打球,有配合有对抗,酣畅淋漓,舒服!”沈旗说。

  舒服得益于宽敞的空间、开阔的场地。篮球公园由文晖街道桥下废弃空间改造而来,占地2.08万平方米,共设有4.5片标准篮球场,2片篮网球复合场。

  “我是四川人,经常到杭州出差,每次都要留出时间专门到这里打球。”杨小明边擦汗边说,“现在,有些城市的运动场地资源依然很匮乏,很难找到这么大,且抬头就能看到天的球场。”

  “在我们球场,‘远道而来’的客人可不少。”正在进行日常巡护的篮球公园管理人员曲永宝接过话茬,“现在每天有好几百人到篮球公园休闲运动,很多都是专门从萧山区或钱塘区赶来的,单程要一小时。看着大家喜欢这里,我们干劲儿更足。”

  为了满足更多居民的运动需求,篮球公园内还设有五人制足球、气排球、木球以及轮滑场地。“设计之初,杭州市城管局牵头文晖街道、杭州市市政设施管理中心、杭州市路桥集团、拱墅区文广旅体局综合研讨,争取以更多样的体育项目,覆盖全年龄段人群。”拱墅区文晖街道社区治理服务中心主任王瑞说,“目标是把居民抬脚就能到的地方变成强身健体的好去处。”

  “嘎好咧!我们几个老姐妹现在每天都来这健步道走走,一个小时起。”72岁的李桂娥说,“之前这里是片荒地,杂草丛生、又脏又臭,我们想散步只能到东边老远处的一条河边。现在,这儿空气好、安全又方便。老朋友们住得远,还一天两趟专程坐公交过来锻炼呢。”

  “我们去‘农都’买菜,回家做饭啦。”李桂娥口中的“农都”,是篮球公园旁边的农贸综合体。“居民健身后可以就近消费。篮球公园建起来,周边也跟着热闹起来了。”王瑞说。

  健步道的尽头有一幢写着“城管驿站”的二层小楼,是曲永宝和另外3名员工办公的地方。“这里也是‘户外劳动者服务站’,外卖员、环卫工人都可以到屋里避风乘凉,市民活动累了也会进去坐坐。”王瑞说,“干净整洁是第一步,人文关怀也是城市的‘升级’之道。”

  青海西宁:小车轮转出新消费

  光明日报记者 王雯静 万玛加

  周六早晨10点多,青海西宁文峰碑绿道上,56岁的才让太紧握车把,在车轮转动中感受骑行的无限乐趣。

看!体育消费热度不一般

2024年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上,选手在比赛中。秦芮摄/光明图片

  “退休以后,骑车的时间更多了,每周至少骑两次。今天我们挑战大爬坡,来回需要50多公里!”业余骑手才让太有近10年“骑龄”,这些年他组建骑行队伍,骑游西宁周边绿道,环骑柴达木盆地,甚至带领业余骑手与职业车手竞速……“骑行不受场地限制,还能强身健体。”才让太感慨,“这几年,热爱骑车的人越来越多,自行车销量也很火爆。”

  如此火热的骑行风尚,与一项体育赛事密不可分——从2002年首届举办,到如今升级为环大美青海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历经23年的发展,环青赛以独特的高海拔赛道和极具挑战的路线吸引了众多国内外顶尖车手前来征服。如今,该项赛事已成为引领中国自行车运动发展的标杆赛事。

  环青赛不仅让世界看见了青海之美,更以赛事为纽带,为当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环青赛正与旅游、休闲、商业等多领域深度融合,成为推动青海文化产业和消费升级的重要力量。”青海省体育局一级调研员宋爱军介绍,不久前落幕的第二十四届环青赛,首次将7天赛程拓展为3个月“骑行季”,串联起青海12场子赛事和文旅活动。数据显示,赛事带动青海暑期游客量达1588.5万人次,旅游收入151.19亿元。车轮真正转出了消费新动能。

  骑行不仅是运动,更是生活。从青海湖畔到城镇市区,随处都能见到市民骑行的身影。骑行已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西宁市民赵少彬也是一位骑行爱好者。2023年,他首次尝试环青海湖360公里骑行,“遇到过极端天气,也经历过腿抽筋,但当你撑过了最难的阶段,看到了最美的风景,特别有成就感。骑行代表着一种亲近自然、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赵少彬感叹道。

  在骑行热潮之下,如何让人“来了能骑、骑了想留”?宋爱军告诉记者:“高海拔地形与绝美风光是青海的独特优势,我们将进一步优化骑行线路、完善驿站保障,通过‘产品+服务+保障’推动体育赋能文旅发展。”

  四川成都:一条桨带活一湖水

  光明日报记者 周洪双 李晓东

  秋高气爽的周末,不到早上9点,四川天府新区兴隆湖已是一派火热景象。2025“天府共享杯”首届少年划船大赛正在这里进行。孩子们手持单桨、破浪前行。岸边加油鼓气之声不绝于耳。

看!体育消费热度不一般

2025天府少儿“小铁三”公益挑战赛在四川天府新区兴隆湖举办。图为皮划艇项目比赛现场。光明图片

  “孩子第一次体验皮划艇就特别喜欢,我们直接办了年卡。”带着6岁儿子在岸边候赛的家长才珊说:“这项运动比较小众,孩子却很感兴趣,它比想象中容易上手。”

  才珊口中的小众运动正逐渐成为成都家庭体育消费的新选择。“今年这种感受尤为明显。”赛事承办方“浪速运动”负责人赵晓俐介绍,“成都世运会后,来体验皮划艇的市民明显增多,8月我们累计接待了约2000人。”

  赵晓俐告诉记者,散客体验的价格在每人每次50元到100元之间,目前形成了单次体验、年卡会员和专业培训三大主流消费模式。该机构还推出定制团建、青少年夏令营、专题赛事等更多消费场景,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现代皮划艇运动起源于欧洲,依据器材不同主要分为皮艇和划艇两大类,又因场地与玩法的差异而衍生出多个竞赛项目。作为一名退役的皮划艇职业运动员,赵晓俐从专业角度分享了她的见解:“皮划艇作为一项户外亲水运动,既保留了专业竞技的挑战性,又具备大众休闲的亲和力,特别适合向亲子群体和城市年轻群体推广普及。”

  伴随着皮划艇运动社会认知度的提升,赵晓俐希望将皮划艇定位为体育教育项目,而不仅是消费选择。目前该机构已与麓湖小学等6所学校合作,将皮划艇纳入特色延时课程。“期待这项运动能逐步推广至更多校园,让更多孩子受益。”赵晓俐说。

  “皮划艇热”并不止于运动本身。傍晚时分,结束划行的人们陆续上岸,走进湖边的营地帐篷,继续享受烧烤或简餐小酌。水面的客流,成功转化为岸边的消费群体。

  四川天府新区文创会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兴隆湖水上运动中心已引进5家专业水上运动俱乐部,涵盖皮划艇、桨板、帆船、龙舟、赛艇等多个运动项目。他说:“水上运动项目的兴起极大地丰富了市民和游客的休闲体验,同时带动了周边餐吧、水吧、零售、露营、定制派对等业态的发展。兴隆湖已由单纯的城市景观升级为城市级体育旅游综合体,可以说是‘一条桨带活了一湖水’。”

  《光明日报》(2025年09月11日 10版)

[ 责编:任子薇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