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陕西商洛:“粮菜套种”好图景 院地合作结硕果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陕西商洛:“粮菜套种”好图景 院地合作结硕果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9-15 03:5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李 洁 张哲浩

  9月的秦岭腹地,晨雾尚未散尽,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四皓街道抚龙湾社区的玉米地,翠绿的玉米秆挺拔,饱满的特色糯玉米棒垂在腰间,簇簇青红辣椒点缀其间,长势喜人。“这套种的玉米,一株能结2到3个,一亩地最少收700个,批发价每个1元到1.5元,套种的辣椒更不愁卖,综合算下来每亩能收入5000元。”商洛国强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樊菊朋对记者说。

  这幅生机勃勃的“粮菜套种”图景,正是商洛市政府携手陕西省科学院推进院地合作、发展特色高效生态农业的生动缩影。

  作为陕西唯一一个全境位于秦岭山系腹地的城市,商洛有“八山一水一田”的地理格局,生态优势明显,但缺新技术、缺好品种。陕西省科学院有创新成果,正需要落地转化的平台。2023年,商洛市发改委带着破解山区特色产业发展瓶颈的迫切需求与陕西省科学院生物农业研究所相关技术团队深入交流,以“特色粮食产业”为切入点,开启院地合作新篇章。

  结合商洛气候特点和生态要求,陕西省科学院将特色鲜食玉米、黑色高花青素玉米等自主研发的新品种列为优先推广对象,并派出生物农业所戴佳锟博士全程提供技术支撑,推动产业发展。

  然而,第一年在商洛市一区六县的多块示范田里,不少农户仍在观望:“从没种过这些‘新奇品种’,能有好收成吗?”为了打消顾虑,戴佳锟团队扎根田间,从播种、施肥到病虫害防治,全程手把手指导。同时,商洛市县各发改部门牵头搭建平台,联合生物农业所引进35个品种开展布点试种,找寻最适合商洛区域环境的适生品种。为了让农户安心,农产品经营企业已提前与合作社签订订单,承诺按市场价格保底收购,让大家吃下“定心丸”。

  “这些品种耐贫瘠、抗病性强,还能实现‘粮菜套种’,土地利用率提高一倍多。”戴佳锟蹲在田埂上,指着玉米行间的辣椒说,“特色鲜食玉米生育期短,收完还能赶种一茬蔬菜,既保粮食安全,又增加种植收益。”

  截至目前,商洛特色玉米种植面积已扩展超过1万亩,覆盖全域多个乡镇,形成了“科学院提供技术、政府搭建平台、合作社组织生产、企业订单收购”的全链条发展模式。

  在洛南县的加工车间里,黑色花青素玉米被制成黑玉米糁、黑玉米面等大健康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收入比普通玉米翻了一番,套种的天然无公害辣椒则直供周边城市商超,端上市民餐桌。

  站在新的起点上,这场院地合作还在向更深层次推进。“商洛将进一步扩大院地、院校合作范围,培育更多生态价值突出的特色产业。”商洛市发改委主任王小宁表示。

  《光明日报》(2025年09月15日 03版)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