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展写意笔墨 见大师传承——“齐白石与徐渭、八大山人、吴昌硕”展览亮相北京画院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展写意笔墨 见大师传承——“齐白石与徐渭、八大山人、吴昌硕”展览亮相北京画院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9-15 04:5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展写意笔墨 见大师传承——“齐白石与徐渭、八大山人、吴昌硕”展览亮相北京画院

展览现场 光明日报记者 田呢摄/光明图片

展写意笔墨 见大师传承——“齐白石与徐渭、八大山人、吴昌硕”展览亮相北京画院

齐白石临仿自家摹本册页中,可见笔墨不同。 光明日报记者 田呢摄/光明图片

  【带你一起看大展】

  光明日报记者 田 呢

  “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这首齐白石曾反复题咏的诗句,炽热而谦卑,道出了他对徐渭、八大山人、吴昌硕(青藤、雪个、老缶分别为三位画家别号)三位前贤艺术水平的推崇,同时也勾勒出数百年来大写意花鸟画的发展轨迹。

  日前,由北京画院、八大山人纪念馆、西泠印社联合主办的“三家门下转轮来——齐白石与徐渭、八大山人、吴昌硕”展览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启幕,70余件套作品以齐白石对三家的师学为脉络,梳理了中国大写意花鸟画自明清至近现代的磅礴源流与风格演进。

  心摹手追辟新境

  大笔点染,纵逸洒脱,水墨润泽,生趣盎然。步入展厅,依次以徐渭、八大山人、吴昌硕、齐白石笔下的朵朵牡丹为装饰设计的“三重门”,映现出各家笔墨风格,也将观众引入大写意花鸟之境。

  墨荷缤纷、榴枝灵动、紫藤粗放……徐渭笔下的泼墨花卉,以疾飞狂扫之势纵横挥洒,点线飞舞间墨彩纷呈,酣畅淋漓,留下满纸斑斓。齐白石曾精研徐渭笔墨,从并置展出的《墨牡丹》《葡萄》《墨荷》等作品中似乎能够捕捉到狂草入画的笔意。齐白石是否见过青藤老人真迹?北京画院理论研究部主任、齐白石艺术国际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吕晓道出一个细节。在南京博物院藏徐渭《杂花图卷》上,有一方“齐白石观”朱文方印,共钤盖了两次,一次在画心末端,一次在翁方纲题跋之后,但不小心钤倒了。尽管如此,两方印章成为齐白石在绘画上师学徐渭的佐证。

  “白石与雪个同肝胆,不学而似”,齐白石在画中曾这样题写,他对八大山人笔底的简远空寂之境心驰神往。展柜中,一套齐白石85岁时所作珍贵册页是其临摹自己作于1920年的作品,题跋明确透露此册是在学习八大山人。从在旧作基础上增画的鱼儿、草虫等不难发现,其自家面貌已十分清晰。尽管临仿自家摹本,但笔墨已全然不同,挥洒自如间变八大山人之冷逸孤怪为厚重苍润。

  同样是描绘梅花,吴昌硕的《设色梅花》中一株老梅如盘龙,中锋绞转处可见凝重,飞白枯笔间又暗藏篆籀回锋。而一旁齐白石的《红梅图》,则于古拙间更添天趣自然。吴昌硕金石古艳的写意新风,为齐白石“衰年变法”注入了生命力,助其在冷逸与苍厚之间开辟出生机蓬勃的崭新境界。正如齐白石所言:“作画当以能得自然之精神者为上……画花卉古人当推青藤、雪个,今人则推老缶也。”

  无论是构图立意、笔墨语言还是画中所寄生命情味,三家的滋养已然融入白石老人笔端,成就其日后纵横捭阖的非凡气象。

  博采众长承薪火

  “我像是吃了千千万万人的桑叶,才会吐出丝来;又似采了百花的蜜汁,才酿造出甜蜜。”正如齐白石所说,他的学习远非限于三家,他既“恨不生前三百年”为古人磨墨理纸,又有着“逢人耻听说荆关”的创新观念。

  为了便于人们了解齐白石的师承脉络,展厅特别增设了“师承谱系与笔墨再生”互动装置。观众不仅可以从《白石杂作》中“得吴缶老为定润格”等详尽记述,了解当年吴昌硕为其定下润格等趣闻轶事,还可以触摸、翻转一旁有趣的“翻翻墙”,品读白石老人对前人的评点。“冬心先生笔情得古法,神品,吾亦许之”“这只虾仔细看来,和郑板桥的画法大同小异”……在沈周、唐寅、董其昌、石涛、金农、黄慎等明清写意名家的画像背后,对应的是齐白石与他们的艺术求索志趣相投的共鸣。

  北京画院美术馆馆员、此次展览执行策划冯葳表示,师承之道,是中国绘画传承之命脉。其中不仅有笔墨技法的授受沿袭,更有精神本源的无形归依。齐白石取徐渭之放逸而舍其恣肆,学八大山人之简净而避其孤冷,习吴昌硕之苍厚而弃其生涩,又博采众家之长,终熔铸出笔底别具一格的“红花墨叶”面貌。

  在“诗书画印”打卡盖章区前围满了观众,人们可以遵循传统中国画的创作步骤,盖上几枚不同的印章,亲手完成一幅属于自己的“写意小品”。一旁的多媒体动画与图文解析,则生动诉说着“一株葡萄的诞生”,揭开大写意创作背后的“密码”。

  从徐渭的泼墨狂写,到齐白石的“红花墨叶”,笔墨流转间,大写意绘画完成了从性情抒发到生命礼赞的升华。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表示,恰逢北京画院美术馆开馆20周年,将四家相近题材但风格迥异的作品并置,希望观众聆听他们跨越时空的笔墨唱酬,从中感受薪火相传的艺术魅力与精神共鸣。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2月5日。

  《光明日报》(2025年09月15日 09版)

[ 责编:茹行止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