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能源与文明”展览将科学与艺术结合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能源与文明”展览将科学与艺术结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9-16 04:1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记者荣池)日前,由中央美术学院、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合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大型科普展览“能源与文明——科学艺术·聚变未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拉开帷幕。本次展览上,核聚变领域的科学家以及艺术界领军人物一起合作,通过跨学科的视角,将科学成果与当代艺术相结合,引导观众深度思考人类与能源的关系。

  漫步展厅,一件件装置作品让抽象的核聚变原理转化为可视可感的艺术实体。装置《闪电》以特斯拉线圈的设计理念为基础,通过明暗交织的光影碰撞,呈现了核聚变反应所需的超高温环境。装置《人造太阳》通过光纤设备将户外阳光引入美术馆,再通过聚光投射,创造出直径达5米的“人造太阳”,不仅还原了阳光的能量形态,还与展馆中的海洋场景相呼应,帮助观众直观理解核聚变能源的巨大潜力。极富想象力与趣味性的装置作品汇聚一堂,打破了传统科普展览的形式,为观众构建起一个可视、可听、可感的科学艺术空间。

  此外,展览还特别呈现了多件由中国自主研发、正在服役的科学装置构件,这些展品不仅彰显了中国在核聚变领域的重要成就,也展现了核聚变研究如何推动全球能源科技的发展。而在特别设置的多个互动环节中,观众可以通过“核聚变原理闯关游戏”亲自操作虚拟粒子碰撞,实时生成聚变反应数据,还能在“海水能量转换”装置中模拟海水流动,了解从海水到核能的物理转化过程。这些互动环节有效激发了观众对科学探索的热情,为科学普及与艺术教育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新思路。

  “能源是人类文明存续与发展的基石,每一次能源革命都深刻重塑着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的关系。而艺术作为人类感知与表达的核心方式之一,始终与科学探索、技术革新相互激发、彼此照亮。”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吕品晶表示,本次展览以“能源与文明”为主题,即是要通过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激发人们对未来能源形态、文明路径与生态责任的创造性思考。

  《光明日报》(2025年09月16日 09版)

[ 责编:茹行止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