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光明时评】为民企引才育才创造良好环境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光明时评】为民企引才育才创造良好环境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9-18 03:2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时评】

  作者:叶元俭(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统战理论教研部副教授)

  据报道,近日,《洛阳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若干措施》出台,提出强化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保障,赋予企业更大的人才认定权限,帮助企业招引高技术人才。甘肃、福建、山东等省份也相应出台系列举措,为培养更多适应科技创新变革的技能人才,全方位加强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民营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今年5月发布的“全国科技创新企业500强榜单”中,民营企业达260家,占比52%。步入新时代,我国民营企业在多个领域培养和造就了大批人才,民营企业人才队伍成为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民营企业所集聚的一些顶尖人才和创新团队,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领域、赛道中的重要开拓者。只有坚持以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支持帮助民营企业引才育才,才能充分激发其内在创造力,为社会经济注入旺盛活力。

  民营企业人才培育,需要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打造长远的人才发展体系。民营企业按照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不断完善劳动、人才、知识、技术、资本、数据等生产要素的使用、管理、保护机制,加大人才“引、培、用”力度,为企业发展注入动能。一些民营企业实施相关人才计划,为自身技术突破提供了坚实保障,从而能够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变革,对民营企业人才生态建设也具有借鉴意义。例如,某民企着力吸引顶尖研发人才,清华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高校的材料科学、电化学专业毕业生签约率较上年提升显著;与此同时,还会基于不同层级、不同职能的人才特点,建立有针对性的培养体系,形成科学合理的人才成长梯队。

  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的选人用人、评价激励机制十分必要。职称评审是人才评价机制中的重要一环。民营企业职称评审标准要充分体现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特点和工作实际,贴近民营企业用人需求。近年来,很多民营企业在职称方面积极尝试,突出工作能力和业绩考核,注重市场认可和对企业的实际贡献,让有为者、干事者享受相应待遇,成为可资借鉴的重要经验。在安徽亳州,当地出台《高层次高技能人才自主认定暂行办法》,探索建立以民营企业为主体、以实绩贡献为导向的市场化人才评价机制,真正实现“是不是人才,企业说了算”的效果。此外,还需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通过薪酬激励、股权激励、绩效奖励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人才投身事业的内驱力。

  要打造统一要素和资源市场,就得打破阻碍人才流动的壁垒,促进人才有序流动,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在人才服务方面对民营企业一视同仁,构建全链条、精准化、有温度的服务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政府如能为人才成长搭建一个精准对接需求、充分整合资源的支撑平台,对促进人才成长发展会大有裨益。同时,引导、规范产业人才标准制定,推动校企实训基地协同共享,在相关人才政策上,做好衔接与配套服务,让人才成长与企业发展、产业升级同频共振、共同进步。

  新征程上,我国劳动力资源和人才队伍数量庞大、素质优良。民营企业要乘“势”而上,完善引才育才机制,将人才“第一资源”有效转化为自身发展的“第一动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光明日报》(2025年09月18日 03版)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