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心贴得更近,手牵得更紧——走进第十七届“重庆·台湾周”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心贴得更近,手牵得更紧——走进第十七届“重庆·台湾周”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9-23 03:5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同心曲】

  光明日报记者 张国圣 李宏

  渝台牵手,情暖两岸。以“融合发展 共创未来”为主题的第十七届“重庆·台湾周”已落下帷幕,诚挚的邀约、热烈的交流、温情的携手,甚至运动场上激烈的碰撞,都让心贴得更近,手牵得更紧。

  “来到这里,大家才真正感受到重庆的开放,才发现内陆开放不仅让人惊艳,而且还总是能给人带来惊喜。”台湾大健康产业联盟协会理事长王国安说,他和协会一些专程来渝的企业家在走访中“不时发出感慨和惊叹”。

  本届“重庆·台湾周”由重庆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共同主办、两岸企业家峰会支持举办,共开展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等5大板块10余项活动,开幕式上便集中签约了8个投资总额达32.85亿元的两岸经贸合作重点项目。

  “重庆为台胞打造‘第二故乡’般的温暖环境,成为台胞西进大陆的首选之地。”两岸企业家峰会台湾方面副理事长毛治国表示,相信台商能通过深化合作,更多地分享到重庆的发展机遇。

  一处处深度考察、一场场现场对接,催生出一个个合作机会。王国安和台湾大健康产业联盟协会的台商代表团走访重庆总部城、重庆医科大学等产业园区和高校、科研院所后,很快签约了落地渝中区的两岸生命科学健康产业园项目。“两岸企业的合作前景非常广阔,我们对台商在重庆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和期待。”王国安说。

  在重庆高新区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来自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的台商代表团,与高新区部分企业负责人围绕新型智能终端、新能源汽摩产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跨境电商等领域进行了深入交流。台资企业英业达集团资深副总陈逸萍表示,台湾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拥有一流的研发机构和专业人才,渝台两地合作推动汽车电子技术创新发展潜力无限。在两岸企业家峰会能源及环保节能产业合作推进小组台湾方面召集人杜紫军看来,两岸产业合作的最佳模式是“双向赋能、共同成长”。

  文体活动是历届“重庆·台湾周”的“保留节目”。本届“重庆·台湾周”期间举办的第九届“台协杯”慢速垒球邀请赛,吸引了渝台两地6支球队参加。值得一提的是,6支参赛球队中有4支来自台湾,创下岛内来访参赛球队数量新高。“棒垒球在台湾特别受欢迎。我第一次来重庆就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感受到了重庆的热情和魅力,希望这样的交流机会越来越多。”来自台湾新北的郭佳翰说。

  在“海峡两岸青年逐梦重庆就业创业研讨会”上,重庆当场发布了3797个台湾青年来渝可就业岗位及实习岗位。在渝台青、重庆市台协青委会主委杨京儒与在陆台青、南京云锦博物馆馆长简名伟向渝台两地青年分享了自己在大陆的逐梦故事。杨京儒是一个喜欢以视频记录大陆生活的台湾青年,她将重庆独特的风貌、深厚的文化底蕴制作成视频在网络上发布,拥有数量众多的海内外粉丝。简名伟每年在南京云锦博物馆接待的港澳台侨同胞超过1500人,他不仅向他们展示云锦工艺,还详细讲述云锦的历史。“我们是一家人。”杨京儒和简名伟都表示,两岸青年应肩负起时代使命,推动两岸融合发展。

  《光明日报》(2025年09月23日 12版)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