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十四五”铿锵印记】
光明日报记者 张翼
绿色的实时负荷曲线在平台深蓝色的界面上缓缓下降,逐渐“贴合”下方的黄色调节基准线,勾出一条漂亮的削峰调节曲线——8月28日傍晚6点半,江苏常州市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办公室里,国网常州供电公司负荷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刘璐眼前,曲线在屏幕上跳动。这是江苏常州电网利用虚拟电厂技术,开展新能源汽车有序充电削峰的第一天。
凤林路充电站,480千瓦超充桩功率下调至60千瓦;五星智慧充电站,优先保障私家车充电需求,250千瓦环卫车充电桩暂调至30千瓦……相关执行结果数据在常州市虚拟电厂监测管理平台上实时刷新,并生成一份包含参与调节用户清单、平均响应量、调节电力达标率等内容的“成绩单”。
在10多公里外的五星智慧充电站,国网常州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运营运维主管冯晨正快步穿梭在充电桩之间。场站里,两辆纯电动环卫车正连着充电桩补电。“师傅,这桩是不是坏了?平时半小时能充50多度,今天怎么才10多度?”冯晨刚到场站,就被环卫车驾驶员李师傅拉住询问。
冯晨连忙上前解释:“这是电网在进行有序充电,稍微调低点功率帮电网‘减减负’”。“降这么多?会不会影响用车?”“放心,后台都算过的,虽然降速了,但不影响及时充满,不耽误明早用车。”
办公室里,刘璐的目光始终没离开冯晨口中所说的“后台”——常州市虚拟电厂监测管理平台。他指着屏幕上的可调资源库介绍,该平台充分发挥资源聚合和智能调度优势,汇聚全市多个充电场站、光伏、储能、空调等可调资源,形成规模可观的可调负荷资源库,最大调节能力达30.89万千瓦。“就像把散落在全市的‘充电宝’拼成了一座‘电厂’,高峰时能扛住压力。”刘璐说。
今夏持续高温天气导致用电需求激增,江苏常州电网全网最高负荷屡创历史新高,迎峰度夏保供压力显著。8月28日至30日晚高峰时段,国网常州供电公司创新运用虚拟电厂技术实施有序充电削峰活动,有效缓解电网晚高峰供电压力。
8月30日晚,有序充电削峰活动顺利结束。刘璐通过后台数据算了笔账,35个公共充电场站、公交专用场站参与响应,将获得补贴约3900元,最高压降负荷超2100千瓦,相当于减少了一个中型企业的用电需求。
“虚拟电厂既能帮电网保供,还能让车主获得收益,实现双赢。”刘璐看着平台上参与调节的用户名单,笑着说:“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充电场站、储能等市场主体加入,这个虚拟电厂会越来越强。”
不需要增加高耸的冷却塔,不需要驱动轰鸣的发电机组,不影响市民正常生产生活,凭借数字技术聚合起分散于城市千企万户的电力资源,在关键时刻精准激活并释放出巨大能量,用电负荷高峰保障平稳供电,这背后是一座座“云端电厂”在发挥作用。
虚拟电厂通过现代信息通信、系统集成控制等技术,能够实现对用户侧储能、光伏、充换电设施、空调负荷等优质资源的分钟级(秒级)调控,调节的速度更快,精准性更强。在电力市场、辅助服务等市场化手段失效的极端条件下,能够紧急响应调度指令实现负荷快速切除,作为电网应急保供的重要环节,保障大电网安全。
国网江苏省电力积极推进虚拟电厂有序建设。截至今年8月底,已服务84家虚拟电厂接入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包含工业负荷、充电桩、分布式光伏、储能、空调等多种类型资源,聚合用户数量8876户,聚合用电容量1207万千瓦,用户上报最大上调能力207万千瓦、下调能力248万千瓦,已服务28家虚拟电厂完成现货市场注册。
《光明日报》(2025年09月26日 05版)